-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技术知识培训 PART Ⅰ 住宅设计及产品要素 PART Ⅱ 建筑技术知识 PART Ⅲ 建筑识图 PART Ⅰ 住宅设计及产品要素 一、设计流程 二、主要设计内容 三、住宅产品要素 一、设计流程 方案设计 手续 初步设计(扩大初步设计) 手续 施工图设计 二、主要设计内容 总体规划设计 专业—建筑、总图、技经 建筑单体设计 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强、弱电) 环境景观设计 专业—环境景观 (一)、总体规划设计 1、理念及构想 2、建筑布局 —明确功能分区; —合理确定场地内建筑物、构筑物相互间空间关系; —进行平面设计及布置。 3、交通组织 —合理组织各种交通流线,避免各种人流、车流之间的交叉干扰; —并对入口、道路、停车场等交通设施具体布置。 4、竖向设计 —结合地形,拟定场地的竖向布置方案; —有效组织地面排水; —核定土石方工程量; —确定场地个部分的设计标高和建筑室内地坪的设计高程。 (一)、总体规划设计 5、管线综合 —协调各种室外管线的敷设,合理进行场地的管线综合布置; —并具体确定各种管线在地上和地下的走向、平行敷设顺序、管线间距、架设高度或埋深等,避免互相干扰。 6、环境景观 —合理组织场地内的室内外环境空间,综合布置各种环境设施,小品及绿化工程等,控制噪声等环境污染,创造优美的室外环境。 7、技术经济分析 —核算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满足有关城市规划等控制要求; —核定场地的室外工程量及造价,进行必要的技术经济分析与论证。 (二)、建筑单体设计(以下针对住宅) 1、建筑设计 1.1 单体建筑选形——根据设计条件及要求确定适合项目的建筑形式,产品类型。 1.2 单体、组合平面设计——确定楼座平面形式,交通、户型关系,并进行组合设计。 户型设计——使用要求、家具设备布置、人体基本尺度和活动空间、空间平面尺寸比例、人活动路线和交通疏散、采光、热工、通风、视线、音响、经济合理性、艺术等要求。 公共交通联系空间设计——门厅、出入口、过道、过厅、楼梯、电梯竖向交通系统。 (二)、建筑单体设计(以下针对住宅) 1.3 立面设计——建筑的形象、风格设计,建筑材料、色彩的设计。 1.4 剖面设计——使用空间的高度和剖面形状的确定(层高、标高)、建筑层数、剖面组合、建筑空间的利用。 1.5 构造设计——墙体、楼屋面、楼梯、立面节点、保温、防潮等设计。 (二)、建筑单体设计(以下针对住宅) 2、结构设计 ——结构选型、结构计算、结构布置、材料选择等设计。 3、设备各专业设计 暖通 ——采暖方式、采暖系统设计; ——空调系统设计; ——防火及防烟排烟。 电气 ——强电:变配电、室内线路、电气照明、电气消防、建筑物防雷 ——弱点:电话通讯、广播电视、综合通讯网、计算机系统、保安系统、火灾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 给排水 ——室外给水、排水;室内给水、排水;污水处理;雨水排除。 三、住宅产品要素 总体规划 建筑形式 户型 立面 设备设施 环境景观 配套设施 PART Ⅱ 建筑技术知识 一、建筑设计知识 二、建筑结构知识 三、设备设施知识 一、建筑设计知识 (一)、居住区规划 (二)、建筑(住宅)高度与层数划分 (三)、各类住宅平面布置形式 (四)、住宅设计基本原理 常用术语 居住区用地 —住宅用地、公建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化用地等四项用地的总和。 住宅用地 —住宅建筑基底占地及其四周合理间距内的用地(含宅间绿地和宅间小路等)的总称。 道路红线 —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建筑线 —一般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 住宅容积率 住宅面积净密度。 —住宅建筑总面积/住宅用地 容积率 建筑面积毛密度。 —总建筑面积/居住区用地 建筑密度 —居住区用地内,各类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绿地率 —居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占居住区用地的比率。(%) 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公共服务设施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不应 包括屋顶、晒台的人工绿地。 (一)居住区规划知识 1、居住区的分级及结构 分级 —居住区按居民户数或人口规模分居住区级、小区级、组团级三类。 结构 三种基本形式: 居住区—小区—组团三级结构 居住区—组团或小区—组团两级结构 组团是构成居住区或小区的基本单元,也可独立设置 居住区 —容纳3万~5万人口。以城市干道围合,配建一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小区 —容纳1万~1.5万人口(2000~3500户)。以居住区级道路围合,配建一套能满足小区自身基本物质文化生活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pdf VIP
- 《论语》十二章+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霍兰德测试60题打印版.pdf VIP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党课PPT(优质ppt).pptx VIP
- 烹饪原料加工技术:干货原料涨发工艺.ppt VIP
- 人教PEP版五升六英语专项自测-阅读理解(有答案).docx VIP
- 竞聘介绍主题PPT模板.pptx VIP
- 《我与地坛》任务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 必修上册.docx VIP
- 售后服务中心员工奖惩制度.docx VIP
- 适合一个人看的欧美电影.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