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性能设计与振动控制.ppt
性能设计与振动控制-建筑结构抗震技术的新发展- 大连理工大学 林皋 形状记忆合金 Shape Memory Alloys 压电晶体材料 可控液体 电流变材料 磁流变材料 6、智能材料 与结构振动控制并行发展的一项新技术 无损检测技术 整体与局部健康诊断 7、健康诊断 * -20世纪90年代世界上地震灾害频繁,造 成巨大经济损失.环太平洋地震带的火山和地震活动进入活跃期 -我国进入20世纪以来的第五个地震活动期 -日本版神地震 20世纪90年代 建筑抗震技术的新进展 1、以性能为基础的抗震设计 Performance Based Seismic Design 2、结构振动控制技术 Structural Protective System I 、性能设计 -现行的以保障生命安全为基本目标的抗震设计原则遭遇到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人口密集,社会财富高度积累,地震灾害是对社会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将愈来愈大,可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优化的结构抗震设计准则 -对结构运行期可能遭遇到地震时的性能,安全与风险水平的全面了解 -性能设计将带来设计的革命性转变 1、地震设计水准的划分 2、结构性能水准 3、性能设计目标 4、确定结构性能状态的准则 -强度准则 -变形(含延性)准则 -低周疲劳准则 -耗能准则 -损伤评价准则 -确定性性能准则 -基予可靠度的性能准则 5、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 -选择性能目标 -场地适宜性评价 -总体概念设计(结构类型,拓扑形式,建筑材料 种类,基础类型,非结构构件) -综合数值设计(确定结构尺寸,细部构造;初步 设计与最终设计) II、振动控制(结构防护) -增强结构性能,提高抵御灾害荷载(地震,风)的安全性 -传统的设计概念-强度、刚度、延性。提高强度与刚度的同时,地震力也相应的增加 -振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结构防护技术的发展 成熟技术 基础隔震 广泛发展技术 被动能量 耗散系统 发展中技术 半主动与主动 控制系统 研究中技术 智能材料 健康诊断 综合系统 A B C D E 宇航、军用 防灾 应用于新建结构与抗震加固 A、Base Isolation 藉助柔性和耗能能力,对地震输入能量进行发射、吸收 B、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 广泛的各种材料与装置,用以增强阻尼,调节结构刚度与强度 C、 Semi-Active and Active Control System 利用促动器对结构运动进行控制和调节 D、 Smart Material 感应性能 Sensor 驱动性能 Actuator E、 Health Monitoring 发现和控制结构损伤的发展 2、结构防护技术的理论基础 结构运动方程: 能量概念: 弹性响应: 强震时非弹性响应: 增加耗能系统后: a、叠层橡胶支座 b、高阻尼橡胶支承-柔性结合能量耗散 c、滑动系统 摩擦摆 d、液体阻尼或软钢阻尼 3、基础隔震 沿结构高度引入力阻抗装置 A、滞回型 Hysteretic-位移关联 基于金属屈服或滑动摩擦耗能 4、被动耗散系统 B、粘弹性型Viscoelastic-速度关联 粘弹性固体材料 粘弹性液体材料 粘滞阻尼装置 C、调谐型 Dynamic Vibration Absorbers 能量在模态间分布 TMD 调谐质量阻尼器 TLD 调谐液体阻尼器 D、恢复平衡型 Recentering System 残留变形很小,可恢复初始位置 预压液体阻尼器 预加载弹簧-摩擦阻尼器 相变材料 被动系统-控制力的幅度和方向取决于控制装置安装部位的相对运动 主动系统-利用外部能源供应的促动器对结构施加控制力 反馈信号,控制策略 半主动系统-控制力经由被动控制系统产生,但通过促动器加以调节。 5、半主动与主动耗能系统 质量阻尼器 TMD AMD 支撑系统 可变刚度与阻尼 * * * * * 地震
事件 FEMA SEAOC 超越概率 重现期(年) 超越概率 重现期(年) 常遇 Frequent 50年内50% 72 30年内50% 43 偶遇 Occasional 50年内20% 225 50年内50% 72 稀有
Rare 50年内10% 475 50年内10% 475 罕遇
Very Rare 50年内2% 2475 100年内10% 970
性能
风险 功能正常 运用无害 生命安全 倒塌防止 常遇地震 Ο 偶遇地震 Χ 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