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服饰成语导读 作者:冯盈之 第3章 反映历代服饰体制、风貌、礼仪等内容的成语 反映历代服饰风貌的成语 被(pī)发文身 语出《礼记· 王制》 : “中国戎夷,五方之民,借有性也,不可推移。 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 ? ” 这是古代汉族人对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等少数民族服饰的记载。 意思是说,在东方的野蛮人,披头散发,身上刻画着有色的图案花纹,这是一些未靠熟食生存的人类。 断发文身 语出《史记· 吴太伯世家》 : “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 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礶(guàn)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 意思是:吴太伯与其弟仲雍,均为周太王之子,王季历之兄。 季历十分贤能,又有一个具有圣德的儿子昌,太王想立季历以便传位给昌,因此太伯、仲雍两人就逃往荆蛮,像当地蛮人一样身上刺满花纹、剪断头发,以示不再继位,把继承权让给季历。 披发左衽(rèn) 语出《论语· 宪问》 :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披发左衽,含有落后、不开化之意;后亦借指异族入主。 圣主垂衣 语本《易· 系辞》 :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乾坤有文,故上衣玄,下裳黄? ? ” 这里的“垂衣裳”是指缝制衣裳。 尊卑等级按衣冠服饰作出区别之后,大家安分在各自的等级上不乱套,天下才不会大乱。 人们按照这种衣裳式样穿着有秩序地拜祖先、祭天地,从而实现天下大治。 垂:垂挂;圣主垂衣,形容天下太平,无为而治。 冠冕堂皇 《礼记· 冠义》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就是说,戴上礼冠之后,才能做到容貌体态端正,颜容和悦,言辞顺达。 冠礼与服饰的联系最为密切。 尽管冠礼的目的是举行成年的仪式,但这种成年意识是通过服饰这一特定载体去传达给社会的,并使本人改变社会地位,确定新身份以及表明符合礼教规范。 “冠”在礼上体现的意义绝对超过它在服饰中的实用功能。 后来人们常用“冠冕堂皇”来形容人的仪容。 绿衣黄里 《诗经· 邶风· 绿衣》 :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这是卫国夫人庄姜自悼失宠之词。 也有的学者认为《邶风· 绿衣》是一首丈夫悼念亡妻的诗,“绿兮衣兮,绿衣黄里” ,是作者亡妻所穿的服装,上衣用绿色的面子,黄色的衬里;下裳也用黄色布帛为之。 按中国古代服制,衣服要以正色为表,间色为里。 黄色是正色,绿色则为间色,是不纯不正之色,也称为杂色。 绿衣黄里是不符合服制的,主次关系被颠倒了。 这里则隐指尊卑失位,贵贱倒置。 绿衣黄里,用来比喻正邪不分、贵贱尊卑颠倒失序。 奇装异服 战国楚· 屈原《涉江》 : “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意思是:自年幼时就喜欢新奇漂亮的衣服,到年长时依然不懈地追求。 用奇异的服饰、高洁的生活情趣来比喻自己善美的品德和远大而崇高的理想。 翠被豹舄(xī) 《左传· 昭公十二年》载: 楚灵王冬狩于州来,“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 。复陶,杜预注:“秦所遗羽衣也。”翠被,杜预注:“以翠羽饰被。” “翠被”当是以鲜艳的羽毛装饰起来的披风。 豹舄,杜预注:“以豹皮为履。” 后以翠被豹舄比喻生活奢侈。 施衿(jīn)结缡(lí) 语本《诗经· 豳(bīn)风· 东山》 : “ ? ? 我徂(cú)东山,慆慆不归。 我来自东,零雨其蒙。 仓庚于飞,熠(yì ,光耀、鲜明)耀其羽。 之子于归,皇驳其马。 亲结其缡,九十其仪? ? ”毛传:“母戒女,施巾结缡。” 施衿结缡,后比喻父母对子女的教训。 指腹割衿 “衿”同“襟” 。 指腹,是指双方父母为腹中的婴儿预订婚姻;割衿,就是男女幼年由父母代订婚约,怕长大后不相认,将衣襟裁为两幅,各执一方以为凭证。 割襟之盟 《元史· 刑法志· 二· 户婚》 : “诸男女议婚,有以指腹割衿为定婚者,禁之。” 指男女在未出生前就由其父母订立下婚约。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十回:“这两家割襟之盟,果是有之,但工部举家已绝,郎君所遇,乃其幽官,想是夙愿了。” 及笄(jǐ)年华 《礼记· 内则》 : “女子十有五年笄。” 笄:古代盘头发用的簪子。 《诗经· 国风· 鄘(Yōng)风》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jiā)。”意为:与君偕老记心上,云髻插簪玉镶满。 副:妇人的一种首饰。 六珈:笄饰,用玉做成,垂珠有六颗。 古人将女子成年称为“笄年”或“及笄” 。 束发小生 束发:古代男孩成童(八岁时) ,即把头发束成髻,因此为成童的代称。 弱冠之年 冠:古代的一种礼仪,男子20岁举行冠仪,表示已经成人。 “冠的主要作用,固然有避寒暑,保护头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