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性油气藏勘探.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性油气藏勘探 李庆忠 (东方地球物理公司) 岩性油气藏勘探已经成为我国石油天然气储量增长的重要方向。本次发言着重谈谈陆相 地层中河道变迁的规律,以及如何运用地震资料勘探岩性油气田的方法。 一、要想挖掘隐蔽油藏,搞好三维地震是头等重要的 近年来三维地震的采集技术和处理技术不断有所改进,剖面质量大大提高,为搞好岩性油 气藏勘探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我们增强了信心。 这次会上,像冀东、滩海和洪泽湖地区的一些剖面质量很好,在这些剖面上解释岩性油气 藏就有基础了。 渤海湾的四家油田再不要弄“邮票式”的三维地震了,看准了就整体规划,一遍或分步扫完 它。过去资料不好的区块要趁早上二次三维地震。辽河资料吃亏就在于过去三维资料太差 了,最近我看到葵花岛重新采集后的三维资料大有改进。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改进资料的潜 力还是有的。 小幅度构造、断鼻和岩性油藏都要靠精确的高分辨率三维地震。对于岩性油藏,想把砂体 的绕射能量“聚焦”成像,三维地震更是势在必行。因为地下每一个信息单元传播到地面,射线 就分散了,用二维得不到足够的空间信息,因此岩性油气藏就搞不准,所以更要搞三维。通过 分析这几年资料,我们认为三维地震不只是能够正确成像,而且还是提高信噪比的最好措施。 资料不好的地方,搞二维不过关,做三维也许就过关了。今后要加大三维勘探的力度。 找砂体所采取的主要手段是:高精度三维地震、层序地震学、波阻抗反演及波阻抗约束反 演。找气层可利用AVO分析。 我认为:多属性分析、神经网络、波形分类及谱分解方法判断砂层含油气,有参考价值,但 是它们都不一定可靠。 二、关于河道勘探的问题 海底或湖底的水下河道比较容易在地震切片上被识别出来,但识别陆地上的曲流河、辫状 河难度很大。因为陆地上河流的平面摆动相当频繁,它像翻土机一样把泥沙来回搬家,很难确 切地划定河道、点砂坝及牛轭湖。但是在适当的波阻抗差别下,人们还是可以根据振幅差异或 波阻抗差别指出哪里含砂量相对多一些。 中国有着丰富的有关河流的历史资料记载。下面让我们来看看长江和黄河河道历史变迁 的实例。 河道变迁图上可以看出(图幅省略),在不到四百年的时间,河道的摆动非常剧烈。古书上说, ..———293·--—— 公元前600年到200年,春秋战国时代,下荆江河道地区“方圆九百里”是一片大型湖沼,称之 为“云梦泽”,长江水无固定河床,以漫流形式流过这个湖区;到了汉朝,由于长江水及北面汉水 带来的大量泥沙长期充填,其西部开始形成陆上三角洲,出现分支流;到了唐朝时代,湖泊开始 缩小,云梦泽逐步消亡而变为众多的小湖群;到明末清初时,“自监利至巴陵凡八曲折始合洞庭 而东北”。从现在的江汉平原长江曲流河段的陆地卫星照片上可以看到很多决口扇,河道似 “九曲回肠”。所以,河流永远不愿意流在高的地方,它永远力求把一个平原铺盖填平。 中国科学院组织了200多位科学家,经十多年,将浩如烟海的古籍文献资料加以分析整 理,把黄河辨状河的变迁汇集成了一册《中国自然地理历史自然地理分册》。书中说,在夏、商、 周朝,没有人工筑河堤,经常洪水成灾,黄河水从北面流,经过滑县、南宫、深县,由子牙河至天 津流人渤海,此时,沧州一带还都是芦苇荡。后来黄河多次改道,而从南宋、金、元、明朝至清初 600年的时问,黄河是在南面流的。从明朝嘉靖年间(1535年)刘天和所绘的“黄河图说”上看, 黄河的主流从郑州过开封一直奔向东,经洪泽湖由连云港进人大海,一支向东南由涡河人淮, 另一支到徐州,经宿迁,过运河向东南流进波涛大海。因此,这期间黄河的来回摆动非常频繁。 据历史文献记载,平均每年都要发生黄河决口或小改道1.3次,每2.4年发生一次洪水泛 次。 可是,据我统计,一个盆地的沉降速度平均为每一千年下沉几十公分(青海三湖区最高达 1.9m)。因此,河流永远要改道,力争把盆地铺平。陆上是这样,海上也是这样,比如通过调查 墨西哥湾密西西比河出口近五百年它的河床和三角洲的情况,发现它是逐步向东移的。再如, 我国珠江口盆地,海岸线向南逐步推进,但有时因沉积物源的改变及分支河流的平面移动,造 成停积和侵蚀,然后再加积。所以,海里的砂、泥分布也是互相叠盖而复杂化

文档评论(0)

hnlhfd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