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doc

春季预防疾病小常识 春季到来,万物复苏,多种传染病也到达高发季节,如流感、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水痘等呼吸系统传染病。这些传染病易在学校及人群密集、人员流动性大、空气浑浊的公共场所发生,因此做好春季预防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希望我园广大师生积极参加到预防传染病的八大行动中来。   1、开窗行动: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洗手行动:外出归来、饭前便后、看护病人后、看病之后、点钱之后都要用肥皂或洗手液以及流动的水洗手。   3、锻炼行动:坚持每天半小到1小时有氧运动。   4、除陋行动: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擤鼻涕纸、不对着人咳嗽或打喷嚏。   5、就诊行动:一旦发现自己或周围人出现发烧、四肢酸痛、咳嗽、流鼻涕、打喷嚏、全身出现皮疹或皮肤黏膜出现淤斑、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时,要立即到医院就诊。   6、休息行动:不要带病坚持上班或者上学,有病要及时休息,保护自己也是保护他人。   7、隔离行动:确诊为呼吸道传染病的病人要注意隔离,在家里或集体宿舍要与健康人分开居住,必要时到医院进行隔离,生活用品和碗筷等餐具也要分开使用,并进行消毒。   8、保护行动:在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自我保护。到医院看病时,接触传染病病人时尽量戴口罩。年老体弱者、孩子、孕妇要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商场、电影院等。   一、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   流行性腮腺炎俗称“抱耳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今年流行性腮腺炎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多、发病范围广泛,3、4月份以来更是进入发病的高峰。本病主要由患者和健康带病毒者的唾液或呼吸道分泌物飞沫经空气传播;在腮腺肿大前6天到发病后5天或更长的时间内排出病毒。流行性腮腺炎主要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生,尤以5—15岁患者较为多见。大约每2年发生一次流行。一次感染后可获得终身免疫,但个别人亦可再次感染。患者受感染后,可有倦怠、畏寒、食欲不振、低热、头痛等症状,其后则出现一侧腮腺肿大或两侧腮腺同时肿大,2-3日内达高峰,面部一侧或双侧因肿大而变形,局部疼痛、过敏,开口及咀嚼时疼痛明显。常见的并发症有三种即:脑炎、急性胰腺炎和睾丸炎。   做好流行性腮腺炎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做好以下几点:   1.加强宣传,发现疑似病人要劝其及时就医;   2.隔离患者直至腮肿消退为止;   3.室内每天开窗通风半小时以上;   4.进行腮腺炎疫苗的预防接种;   5.易感者在流行期间,口服板蓝根冲剂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二、麻疹的症状与预防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全身发疹性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约90%发生在6个月至5岁的未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小儿,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末春初为多。临床上以发热、上呼吸道炎、结膜炎、口腔粘膜斑及全身丘疹为特征;传染性极强,在人群密集的小学及幼儿园容易发生流行。   麻疹病毒存在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具有较强的传染性。通常要直接与患者接触才被感染,通过第三者或衣物间接传染的可能性较小。因此出疹前后5天内为本病的传染期。没有患过麻疹的,不论男女老幼皆易受到传染。6个月以下的小儿从母体获得免疫力可暂不受传染。如果母亲没有患过麻疹,新生儿也能发病。患病后大多能获得终身免疫,个别人可能两次患麻疹。   麻疹潜伏期一般在8~14天左右,少者可短到6天,接受过免疫注射者可延长至3~4周。起病有发热、咳嗽、流涕、打喷嚏、咽喉痛、眼结膜充血、流泪、怕光、眼睑浮肿、精神不振、烦燥啼哭、食欲减退,有时出现恶心、呕吐、腹泻,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至第2、3天口腔粘膜充血、粗糙。在颊粘膜出现如针尖大小的灰白色小点,周围绕以红晕,有时在齿龈及唇粘膜上也有发现,医学上称为“麻疹粘膜斑”,是诊断麻疹最早而可靠的依据。   一般第4天出现鲜红色或玫瑰色的细小斑丘疹,皮疹先在耳后、颈部、发际出现,逐渐由上而下蔓延到前额、面部、躯干四肢、手掌及足底。皮疹可相互融合成片,压之褪色,疹间皮肤正常。皮疹2~5天出全,在出疹时体温上升可达40℃左右,中毒症状加重,精神委靡、咳嗽加重、两眼红肿、声音嘶哑,有时出现腹泻。肺部呼吸音增粗、颈淋巴结和肝脾肿大。随着体温逐渐恢复,皮疹依出疹顺序消退,附有糠秕样细屑并留下浅褐色色素沉着。民间归纳为三齐、四透、五退、七净。   麻疹患者如果治疗、护理不当,易出现并发症,较常见的有麻疹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角膜炎、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其中麻疹肺炎若再合并心力衰竭、败血症、腹泻引起脱水和酸中毒等情况,不及时救治,会发生生命危险。   由于计划免疫的开展,目前相当一部分麻疹患者的临床表现变得不十分典型,易与风疹、幼儿急诊、病毒疹、荨麻疹以及水痘、湿疹、猩红热、药物疹等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麻疹的预防主要有:   ①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抗病能力。   ②隔离患者。

文档评论(0)

docinpf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12202040000002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