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三 3-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人教版).docVIP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三 3-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人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作业:必修三 3-1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变化(人教版).doc

课时作业(三十二) 一、选择题 1.(2012·浙江温州八校联考)如图是某种兔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第3年时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兔种群的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志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在第二次捕获中,未标志的有60只、标志的有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个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解析】 第3年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是“S”型曲线的K/2值。此时个体数量为50×(69+20)÷20=200,因此K值是400。 【答案】 D 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中,合理的是(  ) A.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 D.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解析】 A项和B项中,蔓生或丛生单子叶植物不易计数,而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一般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C项中,一般而言,样方越多,其统计结果越接近真实情况,但是,样方数量越多,整体取样花费的时间、精力就越多。D项中,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取决于种群的年龄组成。 【答案】 C 3.(2012·山东滨州一模)调查某地乌鸦连续10年的种群数量变化,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乌鸦的种群密度采用样方法调查 B.第3年和第9年的乌鸦种群数量相同 C.第6年以前乌鸦种群数量进行“J”型增长 D.第9~10年的乌鸦种群数量最小 【解析】 乌鸦属于较大且移动性强的动物,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A错误;第3年和第9年乌鸦种群数量变化与前一年的倍数相同,但这两年的乌鸦种群数量不同,B错误;“J”型曲线的λ值是固定值,题图与之不符,C错误;从第3年到9年间,λ值小于1,说明种群数量一直在减少,到第9年数量最少,在9~10年间保持数量稳定,D正确。 【答案】 D 4.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解析】 在种群密度较小的一段时间内,种群内个体生活环境充裕,个体增长量较大,当种群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种内斗争加剧,个体水平增长量明显减小。 【答案】 B 5.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⑤是对照组,④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 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 B.造成⑤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的变化等 C.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 D.曲线②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①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 【解析】 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即种间斗争)时,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内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及环境的恶化。一般地说,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可实现“J”型生长(如①),此种生长不会有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K值,且K值随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 【答案】 A 6.(2013·江西重点中学联考)资源的合理使用是使产量最大化,又不影响资源的持久利用。自然种群增长呈“S”型曲线。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正确的是(  ) 曲线上的点 N (K-N)K S1 20 0.90 S2 50 0.75 S3 100 0.50 S4 150 0.25 S5 180 0.10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25时,种群增长率最大 【解析】 在“S”型增长曲线中,种群数量最大时,即(K-N)/K最小时种群增长率为0;种群数量为K即(K-N)/K=时种群数增长速率最大;因此,防治有害昆虫(如蝗虫)时应在K即S3点之前;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如渔业捕捞)时需控制剩余量在K即S点;故B、D错误,C项正确。对于A项,环境阻力从S1点就存在了,故答案选C。 【答案】 C 7.(2012·湖南十二校二模)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