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doc

  1.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doc

越战中,美军通过在中型运输直升机UH-1上加装机枪、火箭发射器等武器,发展了多种武装直升机改型,并取得了较大成功。为此美国贝尔直升机公司设计了AH-1“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公司编号贝尔209。1962年6月,贝尔直升机公司推出了崭新构型的D-225“易洛魁战士”直升机的全尺寸模型给美国陆军参考。D-225以UH-1的技术与许多现成组件为基础,但却是全世界第一种专门设计的武装直升机,拥有许多前所未有的构型设计:包括狭窄的低阻力流线机身、双人纵列座舱,此外武器系统并非临时加装于机身的火力,而是机身整体设计的一部份,包括安装于机鼻的旋转炮塔、机身两侧的武器挂载短翼等,战斗效率大幅提高。D-225的前座负责控制机上武器,后做则为驾驶席,前座高度较后座为低。D-225的主旋翼齿轮箱、摇摆盘等机械装置都由机身上部的整流罩包覆,尾衍则沿用与UH-1相同的构型,并采用可收式着陆橇架,这些都是传统的通用直升机所不具备的。 美国陆军对D-225印象深刻,但在观念上仍无法接受完全纯粹的武装武装直升机,宁可继续沿用武装化的UH-1A/B通用直升机。虽然如此,专为攻击而生的D-225堪称武装直升机的鼻祖,其设计上充满前瞻性,许多特点都成为日后武装直升机的共同特征。而同时,越南战场上血的教训也使美军很快认识到专业武装直升机的价值,遂在1964年提出世界上第一个专业武装直升机计划——先进空中火力支持系统(AAFSS),发展一种能伴随地面部队并提供火力支援的新型专业武装直升机。 由于越战吃紧,陆军已经等不及庞大复杂的AAFSS了,于是暂时搁置该计划,先发展一种过渡性的专业性武装直升机以填补AAFSS服役前的空档。这一过渡性计划的竞标者包括凯门航天的HH-2,西科斯基的S-61,以及贝尔的Model-209。贝尔Model-209于1965年首度试飞,机身结构融合D-225以及Model-207的概念,如狭长的机身、纵列双人座舱、机首机炮、机身两侧武器挂载短翼、单发动机、固定式着陆用橇架等设计,并沿用了大量UH-1的系统,包括T-58涡轮发动机、传动系统、平衡式二叶片主尾旋翼系统等,使得风险与成本得以降低。1966年,Model-209击败对手取得美国陆军的订单,并获得UH-1H的军方正式编号(几个月后即改为AH-1G),成为全世界第一种进入量产的专业武装直升机,并获得休伊“眼镜蛇”的官方名称。 美国陆军在1966年4月6日与贝尔签约生产两架测试用的AH-1,而第一批110架AH-1G的合约也在数日后随之签订。同年年底,美国陆军又追加了210架AH-1G的订单。到1968年,AH-1G的累积订单已经超过800架;而在1972至73年这段美军在越战的吃紧期,AH-1G的总数已经累积到1100架左右。由于AH-1G在装备、零件上与UH-1高度共通,不仅在战场上的故障相对于其它新武器而言少很多,后勤维修也方便不少。 AH-1G的机首下方装有一座TAT-102A旋转炮塔,内装一门GAU-2B 7.62毫米机枪,备有8000发子弹。AH-1G的机身两侧各有一个短翼,每个短翼有两个挂载点,可以挂载76.2毫米多管火箭发射器、7.62毫米机枪吊舱等。此外,AH-1G的机首并没有后来“眼镜蛇”具备的旋转式光学搜索系统。虽然机首机枪精准度极佳,但射程与威力都略显不足。而为“眼镜蛇”专门设计的M-197 20毫米三管机炮仍在研制过程中,赶不及AH-1G的服役,于是美国陆军在1969订购了350套M-35 20毫米六管旋转机炮作为M-197机炮塔服役前的过渡方案,不过虽然M-35威力强大,但后座力与震动同样十分惊人,使得AH-1G的机身侧面必须以板金强化,换装进度因而延误。发射M-35机炮时,剧烈的震动会让AH-1G的仪表中断数分钟才能恢复正常。 越战不仅提供“眼镜蛇”大显身手的舞台,也指出其设计上值得改良之处,例如其需要大口径机炮、更精良的搜索/瞄准仪器,以及加装在70年代初期服役的BGM-71“陶”式反坦克导弹等。就搜索/射控系统而言,美军曾在越战期间为AH-1G进行了“休伊”、“眼镜蛇”专用的传感器系统(SMASH)以及“眼镜蛇”夜间火力控制系统(CONFICS)等实验,已经为未来“眼镜蛇”在搜索/火控系统方面的升级勾勒出雏形,但是以60年代的技术而言仍然有些力不从心。以上这些都是接下来的“眼镜蛇”改良计划的重要方向。此外,早期型“眼镜蛇”在越南也暴露出对湿热环境适应不良、故障偏高的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AH-1G不断进行改良,包括座舱玻璃改为淡褐色以缓解舱内过热问题(日后则通过加装空调系统彻底解决)、将尾旋翼从机尾左侧改至右侧以解决早期AH-1G左右摇摆的问题等,此外换装可选择两种武器系统的XM-82旋转炮塔,使得新的AH-1G可以加装两挺GAU-2B/A机枪(每挺

文档评论(0)

wangshiruf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