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美国法律文化.doc
初识美国法律文化
摘要: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人们最高最权威的行为准则,其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受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美国因其独特的文化背景,衍生出了独具特色的法律。本文通过法律——文化视角,在总结了美国信仰法律和“权利爆炸”的法律现象后,试图给予其合理的文化解释,分析了《圣经》、个人主义等文化因素在其中的影响。
当代著名的法社会学及法律史研究的世界级学者,劳伦斯·弗里德曼在其著作中说:“法律是一种权威的形式,但社会中也有其他行使权威的模式和方式,而这些模式和方式是形塑法律的决定性因素。”[1]法律作为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管理国家的根本准则,其产生和发展深受各种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是社会文化在人们生活领域的一种现实映射。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其各自深厚的文化渊源,而各国也因文化的差异而产生各具特色的法律及法律现象。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的领头羊和唯一的超级大国,政治、经济、军事实力超群,更集聚了世界各国的精英人才,成为了一个文化的大熔炉。伊斯兰文化、基督教文化,甚至中国的儒家文化都在美国有所体现。各种文化交融汇聚、取长补短,对美国的法律形成了深远影响,因此美国法律在继承西方习惯法的同时又独树一帜,有其自己的特色。近些年,法学界的很多重大创新理论也多在美国诞生,这在很大程度上正得益于其独特的文化。
一、美国人对于法律的虔诚信仰和依赖性
(一)法律信仰和嗜讼倾向
在美国,人民被这样教导:在政府的各种机构制度中只有法律一项要遵守,而可以轻蔑地谈论总统、议员和将军们,并用苛刻的言语对政府机关进行批评。一个人可能在白宫侮辱总统,而只是受到谴责,被斥为粗野的家伙,但是如果在法庭上哪怕对最低级的法官不尊敬都将被判处徒刑。许多人,甚至一个不同意现在的法律并且企图改革它的人,都将遵守法律作为防止无政府状态的必要的屏障。甚至有一个叫保罗·阿什里的律师出版了一本题为《“呵,答应我,但请书面写出”》的书,主张未来的婚姻伴侣们、大学院校同房间的人们以及所有其他共同生活的人们都应该准备种种契约,在契约里详细清楚地说明所有各方的责任和义务,如考虑“禁止吸烟条款”、“谁倒垃圾条款”以及“同每二种姻亲一起消磨时间的分配条款”等等。这种试图把那些亲密的人类关系变成可以强制实施的约束性的合同的做法,正反映出美国人对法律抱着几乎不可思议的信仰。
另一方面,美国人对法律的依赖性则造成了日益增长的爱嗜诉讼的强烈倾向。数据表明,州法院和联邦法院办案数量在日益增加。例如,在1970年和1975年之间,一个美国区法院法官应办的候审的案件从285件上升到355件。在1960年和1970年之间,在各个联邦法院里的民事案件数目已经翻了一番。在1960年到1975年一件,民事案件数目在洛杉矶也翻了一番,而在马萨诸塞州则高达3倍。至于律师的数目在1957年为250000人,而到了1977年就已增至425000人。最近一些年,美国人继续求助于法律系统来解决日益扩大范围的个人问题和社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某些橄榄球迷观看一场比赛时,认为裁判员错判,并为此忿忿不平而向一个联邦法院起诉。可见到法院起诉,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不满的思想早已深入美国人的思维中,各种职业、阶层的公民都对法院有着极大的依赖性,这是大多数社会所没有出现的。曾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个故事,身处美国的作者捡到一个皮夹,遂将其交到失物招领中心。失主得知后前来道谢,并要求作者接受酬劳,因为按照该州的法律,失主要付捡到东西的人失物价值10%的酬金才能从失物招领中心取走失物。这件事进一步说明,法律愈来愈深入美国人的生活。
不仅如此,由于大多数纠纷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颇有“诉讼成灾”之势。雇员诉雇主,学生诉老师,纳税人诉收税人,子女诉父母,公民诉政府,朋友诉朋友,在美国早已司空见惯,而当代愈演愈烈。这更导致一些奇特的诉讼的相继出现,例如,印第安纳州一名9岁女孩诉父母,诉因是在一盒蘸糖爆米花中没有发现奖品;明尼苏达州一个14岁女孩起诉父母,诉因是父母自己建造一艘小船环游世界,想带她一道去,而她坚持自己要与朋友留在家中;以为男士起诉他的女友,试图迫使她赔偿因未能赴约所造成的时间和金钱损失。
正是出于对法律的虔诚信仰,美国的司法阶层极受社会尊敬,法官和律师都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从各种研究看,虽然美国人对于法律和法律程序的详细情况的知识一般是很贫乏的,但是他们似乎愿意相信最高法院面对纠纷将作出适当的判决。他们一方面吐露对律师们不信任和对法律制度不满的情绪,但是另一方面继续将他们的纠纷提至诉讼而且更加频繁。美国人普遍地支持美国最高法院,并且普遍地给予律师们和法官们以崇高的身份地位。
(二)《圣经》与法治
在美国社会,法律为何能得到普遍的服从,即为何美国人对法律有如此深的信仰,它的深层思想根源到底是什么?美国法学家伯尔曼在其《法律与宗教》一书中,揭示了西方文化的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