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期末古诗词赏析复习整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年1月期末古诗词赏析复习整理.doc

★2013年1月期末考核九年级上下册重点诗词赏析一览★ ★【唐-白居易】【望月有感】1.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骨肉相思之苦。 2.试赏析诗句“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 参考:手足离散各在一方,犹如那分飞千里的孤雁,只能吊影自怜;辞别故乡流离四方,又多么象秋风中断根的蓬草,随着萧瑟的西风,飘转无定。巧用比喻,将失散兄弟比作孤雁和蓬草,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诗人孤苦凄惶的感情,揭示了饱经战乱的零落之苦。 3.说说你对尾联“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理解。 参考:月亮的圆缺象征人间的离散。战乱时期兄弟离散的诗人举首遥望孤悬夜空的明月,情不自禁联想到飘散在各地的兄弟姐妹们。诗人一真挚的情感,勾画出一幅 五地望月共生乡愁的图景,抒发了 骨肉相思之情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观刈麦】1.本诗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也表达了对自己不事农桑而俸禄优厚的愧疚及对现实的讽喻。 2.请用生动的语言展现“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劳动场景,并体会这一场景描写的作用。 参考:夜里南风刮起,麦子被风吹黄了覆盖在田埂上。妇女们挑着盛满食物的竹筐,小孩子提着装着汤水的壶,去给在南山冈田地里劳动的青壮年送饭。农民们在麦田里埋头割麦子,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这一劳动场景足见农民的艰辛与不易,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3.赏析诗句“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惜”,珍惜,爱惜。描写农民收麦筋疲力尽,却希望夏日更长的矛盾心理,可见人们对即将到手的麦子的珍惜程度,表现了百姓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深切同情。 ★【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江城子 密州出猎】1. 本词上片写景,描绘了 密州出猎 的壮观场景;下片言志,抒发了作者 希望得到朝廷重用,渴望报效祖国为国杀敌、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 2. 请描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 参考:太守意兴勃发,出城打猎。他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头戴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 3. 请简析“千骑卷平冈”中“卷”字的表达效果。 参考:“卷”,席卷。生动表现出太守率众随从纵马狂奔,飞快越过小山冈的雄壮之势,极言出猎人数之多,行走之快,突出了出猎者高昂的情绪,抖擞的精神,且与“狂”字相照应。 4.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了什么感情? 参考:天狼比喻自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表达了词人渴望亲临战场为国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以及关心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 5.“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作者要像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以孙权自喻,暗示自己也有孙权那样的雄才大略,表现作者的少年英雄狂气。 6.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愿望? 参考:作者运用魏尚的典故,表达作者期盼朝廷能像排遣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为朝廷效力。 7.试结合内容分析全词为我们展现的太守形象。 参考:通过词中写太守出城打猎的场景,运用“亲射虎”、“遣冯唐”、“射天狼”三个典故,塑造了一个雄心勃勃、弯弓劲射、保家卫国、渴望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形象。 8.试分析首句中“狂”字在全词中的作用。 参考:“狂”字定下全词的感情基调,是诗眼所在。下文内容都是围绕“狂”字展开:出猎场面的壮观、作者的不服老、自比孙权的豪迈,希望重获重用决意报效祖国的雄心壮志等等都是“狂”的表现。 【浣溪沙】1.这首词既描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顿,但传达出的是 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欢畅喜悦之情和作者体恤民情 的内心情感。 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上片的画面。 参考:簌簌飘落的枣花,轻轻地打落在衣巾上,村子里家家户户的嗡嗡的缲车声缭绕在村子上空,还有那在古柳下穿着蓑衣叫卖黄瓜的农人,真是一幅静谧祥和的乡村图画。 3. “敲门试问野人家”中的“试”字刻画出苏轼怎样的特点? 参考:“试”,试探。苏轼亲自去敲一家老百姓的门,客气地同人家商量能否给一点茶解渴,刻画出苏轼体恤民情、爱民如子,谦和有礼、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 ★【宋-婉约词派-李清照】【武陵春】1.全词由 愁 统领,通过“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行为表现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2.全词如何表现作者内心浓重的哀愁? 参考: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具体的外在行为表达;再用形象的比喻抒发愁之重,重得船都无法承载。 3.首句“风住尘香花已尽”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参考:首句交代暮春时节的季节特征,鲜花经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