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工学院建筑学系.doc
常州工学院建筑学系
课程名称:建筑设计初步(二)
课程代码适用年级:08建筑学
时间:2009.03
教学作业指示书
一、 主标题:设计前期
二、 副标题:空间构成
三、 教学目的:
1、初步理解空间的概念,学习在三维空间里通过点、线、面等限定元素将给定的空间进行分隔、围合,为以后的建筑空间设计打下基础。
2、巩固从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作业中学到的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构成原理与方法,掌握空间限定的基本手法(分割、围合、抬起、下沉、顶盖、设立等等)。
3、通过模型初步体验空间的感染力,体会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培养对空间形态美的感受与把握能力;通过作业过程,认识到创造不同空间形态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局部空间与局部空间之间存在的多种关系(包含、穿插、邻接、间接、主次、对位等等)。
提示:空间构成是从构成系列到设计系列的过渡。典型的构成训练包括: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并不包括空间构成,训练重点放在具象形态的创造,缺乏对人体尺度、空间感等建筑所固有的一些特性的把握。为此,针对专业特点,在基于建筑学专业的构成系列中,特地设立了空间构成专题。
四、 作业要求:
1、基本要求:提供9m(长) x15m(宽) x9m(高)的空间,要求分隔、围合成多个空间,各个空间可以有横向、纵向的流通变化,分割的空间单元不要太复杂,要有主次空间。要注意整体与局部、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业要力求符合统一、对比、尺度、均衡等等形式美的原则。
2、具体细则:
1)层数不超过三层,最小层高2.1M,各层空间要能满足人的直立行走。2)垂直分隔时,分隔或围合的空间单元在平面上的最小尺寸为900x900mm,所有的间隔尺寸要求都用模数,最小单位为300mm。
3)各个阶段的草模、正模均用1:50 的比例来做。模型内可放置同比例人体模型,以加强对人体尺度的体验。
4)层与层之间不要求必须连通。横向分割层板倾斜度不超过15o,超过则按竖向分隔看待。
5) 不允许有完全封闭的空间,不允许做双层或双层以上贴面。
五、 作业成果:
1、模型:要求底板用黑卡纸,构成用白卡纸,大小:18cmx33cm,其中18cmx3cm
为标题栏位置,18cmx30cm 为空间构成范围。
注:标题栏内容统一用仿宋字体,内容如下表:
空体构成 班级 指导老师 姓名 日期 学号 成绩 2. 基础作业的要求:
每周一张“建筑体量构成分析”,A4纸绘制。每张图纸包括 2~4 个建筑作品分析。每个作品包括:A、建筑实例的透视图(轴测图、鸟瞰图也可)
B、构成方式的分析示意图
C、必要的文字说明周三上课前交。
六、 进度要求:
周次 星期 时间 地点 内容 5 三 18/3 土—309 空间构成设计集中授课 6 一 23/3 专业教室 交正图、正模,空间构成设计分班辅导 三 25/3 土—309 建筑中空间创造手法的应用 7 一 30/3 专业教室 空间构成设计分班辅导 三 1/4 专业教室 空间构成设计分班辅导 8 一 6/4 专业教室 空间构成设计分班辅导 三 8/4 土—309 空间构成设计分班辅导,交作业 七、参考资料:
1、 《建筑设计资料集》(一)
2、 《建筑:形式.空间和秩序》 [美] 佛朗西斯.D.K.钦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年
3、 《建筑语汇》 [美] 爱德华.T.怀特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年
4、 [日]原口修昭著 《世界 20 世纪经典住宅设计—空间构成的比较分析》,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全国著名建筑系学生优秀作品选——一年级》,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6、(日)芦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
7、 《型和现代主义》 贾倍思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
8、 《构成艺术》 黄英杰等编著 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9、 《直接发生-空间训练基础》 崔鹏飞编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年
10、《建筑形态构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