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录 一.放射治疗的概述 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流程 三.放射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一 放射治疗的概述 放射治疗的历史事件 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 1896年:居里夫妇发现了镭。 1902年:X线用于治疗皮肤癌。 1924年: Failla首次倡导含有氡气的金属离子永久性置入肿瘤组织内,开始了正规的近距离治疗。 1951年: 制造了钴60远距离治疗机和加速器,开创了高能X线治疗深部恶性肿瘤的新时代。 1957年: 在美国安装了世界上第一台直线加速器,标志着放射治疗形成了完全独立的学科。 1959年: Takahashi教授提出了三维适形概念。 7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CT、MRI的出现,制造出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和多叶光栅,实现了三维适形放疗,放射治疗学进入了从二维到三维治疗的崭新时代。 放射源及放射治疗设备 1 放射源的种类 1)放出a,b,r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 2)产生不同能量的X射线治疗机和各类加速器; 3)产生电子束、中子束、质子数、负π介子束,以及其他重粒子束的各类加速器。 2.放射治疗设备 1) X线治疗机 :低能X线治疗皮肤、体表肿瘤。 2)钴60治疗机: r射线,较体表的肿瘤和深部肿瘤。 3)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高能X线,各种深部肿瘤。高能电子线:表浅和偏心肿瘤。 4)回旋或同步加速器:高LET射线,具有Bragg峰物理特性和相对生物特性高。深部肿瘤或者其它治疗方法失败的肿瘤。 5)后装治疗机: r射线,易于在组织和自然腔道内放置施源器的肿瘤部位。 照射方式 放射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4R 细胞放射损伤的修复(repair of radiation damage):亚致死性损伤三个小时完成修复 ,潜在致死性损伤六个小时完成修复 。 周期内细胞的再分布(redistribution within the cell damage) :S期最耐受,G2,M期 放射最敏感 氧效应及乏氧细胞的再氧合(oxygen effect and reoxygenation):直径小于1mm的肿瘤是充分氧合的 再群化(repopulation) 总之,肿瘤放射治疗学是建立在肿瘤学、放射物理学、放射生物学基础上的一门学科。放射治疗是给予肿瘤靶区准确的、均匀的剂量,而周围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从而在正常组织放射损伤很小的情况下根治了恶性肿瘤 。 二 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流程 (一)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禁忌症 (二)放射治疗的基本形式 (三)治疗计划与设计 (一)放射治疗的基本原则和禁忌证 放疗种类 放射治疗的方式 常规分割:1.8Gy-2.0Gy/次,5次/周 非常规分割 1.加速放疗(AF) 1.8Gy-2.0Gy/次,2次/日,5日/周 2.大分割(低分割)放疗 2.5Gy/次以上, 5次/周 3.超分割放疗(HF) 1.1-1.2Gy,2次/日,5日/周,总剂量增加。 4.加速超分割放疗(AHF) 1.2Gy-1.5Gy/次,2次/日,5日/周,总剂量不变 三 放疗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一)早反应组织---快更新组织(皮肤、粘膜、骨髓、精原细胞) (二) 晚反应组织---慢更新组织(脊髓、肾、肺、骨、纤维脉管系统) (一)早反应组织受照射后的表现 1 皮肤反应 2 粘膜反应 3 造血系统反应 4 小肠、结肠和直肠反应 5 睾丸和卵巢的反应 急性皮肤反应 Ⅰ度:干性皮炎,发生红斑、潮红、有烧灼和刺痒的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表皮脱落. Ⅱ度:湿性皮炎,充血、水肿、水泡形成,发生糜烂,有渗出液 Ⅲ度:放射性溃疡,表现为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火山口型,形成痂下溃疡,有剧痛 慢性皮肤反应 放疗后数日、数年 色素沉着,脱屑,皮肤瘙痒,易受损破溃 皮下组织纤维化,呈板样坚硬 皮下纤维化合并感染,放射性蜂窝组织炎 溃疡累计骨组织,可发生坏死性骨髓炎 放射性皮炎的影响因素 内在因素 :一般情况、皮肤特点、照射部位、种族、营养状况、年龄等 。①肥胖,与反应程度呈正相关;②吸烟,吸烟的患者放疗中细胞的再氧化能力降低,且尼古丁本身可引起表皮血管的收缩,从而影响伤口的愈合;③肿瘤分期,肿瘤越大,手术对周围组织损伤越大,伤口愈合越困难;④年龄,年龄与反应程度呈负相关,原因可能与年龄大的患者接受化疗较少有关。 外在因素 :放射线能量、放疗剂量、照射技术、同期化疗及放疗副反应处理等 回顾性放射性皮炎 :在放疗后辅助化疗的患者中常被观察到一种记忆效应,即由抗肿瘤药物诱发的一种光记忆现象,表现为患者在放疗结束一段时间后再行化疗,可出现轻者红斑,重者坏死等放射性皮炎的表现,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原放疗部位,其发生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 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2030中国实物文件销毁服务提供者服务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docx
- Mendeley使用介绍.pdf VIP
- 公考公务员考试省考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题库完美版.docx VIP
- 常用词汇汉梵对照表.doc VIP
- 2025年中国人寿:国寿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pdf
- 小区物业管理服务质量量化考核表.docx VIP
- NB/T47020~47027-2012 压力容器法兰、垫片、紧固件.pdf
- 《能源工业互联网平台 新能源场站设备数据字典规范》.pdf VIP
- 保洁培训常用清洁剂的认识与使用.docx VIP
- 木材的燃烧与阻燃.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