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第十一届中医医史文献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在第二位,但以清热凉血滋阴之生地黄使川最多:其次为清热燥湿之黄连、黄芩,轻清升扬之清热
药如金银花、连翘等更加少用。这也体现了卜.焦病证由邪热入里损伤肝肾阴津而致正气不足的病证
特点。
《瘟疫明辨》返刻为《广瘟疫论》年代之初考
农汉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100700)
是戴氏以明末医学家吴又可的著作《瘟疫论》为蓝本,加以删改增补而成:是吴氏之后,较早继承
和研究温病学说的著作。其对伏气温病的冈脉证治的阐发有突出贡献。在论瘟疫病机与兼夹诸证较
吴氏详备,概括治疗瘟疫的方法亦较《瘟疫论》明晰;且证之临床,多切实用。对后世温病学说的
成熟作出了较大贡献。
‘广瘟疫论》成书后,以稿本编入存存二饽屋,未直接刊刻。后被坊刻为歙县郑奠一之书,名《瘟
疫明辨》。其后又被戴氏孙祖启发现,祖启丁是以存存书屋稿本为原本,以“广瘟疫论”为名重新校
刻行世。此后,该书就有《广瘟疫论》和《瘟疫明辨》两种底本行世。在现今的一些中医文献典籍
及相关资料【l一】中,有称祖启将《瘟疫明辨》返刻为《广‘瘟疫论》的时间为乾隆四十三年,然笔者在
近两年的文献整理中,对此书的返刻年代尚存疑问。
在全国中医图二f5联合目录》p1中,共载有《』“瘟疫论》《瘟疫明辨》的版本近60余种。下列
举较早的儿个版本。
《瘟疫明辨》
乾隆十五年(1750年)汪氏紫峰刻本
乾隆十七年(1752年)辛未刻本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戊戌南京李光明仁庄刻本
嘉庆十七年壬申(1812年)京江文光阁刻本
嘉庆二十二年丁丑(1817年)晋祁二15业堂刻本
‘广瘟疫论》
乾隆四十三年戊戌(1778年)刻本
乾隆四十八年癸卯(1783年)刻本
道光八年戊子(1828年)扫叶山房刻本
在所谓的“乾隆十五年”刻本,“乾隆十七年”刻本,《瘟疫明辨》“嘉庆二十二年”刻本中,均
只有吴序、.汪序、杨序与跋,内容完全相同,甚至迮模糊不清处也一致,可见为同一刻本。在此三
本中的序与跋中j均未提及该二峙撰写与刊刻过稃的相关内容。另外,三本中的炅序均署为“乾隆辛
未”年(1751年)所作,汪序署为“乾隆壬中年”(1752年)所作;也说明所谓的乾隆十五年本非
乾隆十五年所刻。
在所谓的《瘟疫明辨》“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与.《J“瘟疫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刻本”
中都出现了戴氏孙祖启的序言。该序言记述了讯启及其友人发现及坊间误刻及重新刊刻《广‘瘟疫论》
的过程。这两个刻本中祖启序言的内容完全~致,但所署的撰写时间不一至,“四十三年”本署为“乾
隆四十有三年秋七月孙祖启谨识”,“四十八年”刻本署为“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秋岁在壬寅秋
七月望后二日孙祖启谨识”。
6l
古籍文献
在《瘟疫明辨》“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中,出现了祖启这样的序言.说明此本为《广瘟疫论》刻
本出现之后重刻的瘟疫明辨》,而且还“借鉴”了《广瘟疫论》中的序言。这也反应出戴氏此jf5在
流传的过程中版本较为混杂不消。
在《广瘟疫论》“四十八年”本中,同时还有沈懋发与程家珏所撰的序言。沈氏在序中记载了他
发现坊间误刻并与祖启共同刊刻《广瘟疫论》的过程:“予于庚寅(1770年)偶得此二B,故友王村
舟言是二拈乃金陵前麟郊戴公存存二『5屋之稿本.近为仪征郑氏所刻”,“庚子(1780年)迁居北城,得
识国子学止戴敬咸先生(祖启),乃知麟郊公为先生之祖”,“壬寅(1782)冬正在付梓,尚未蒇J:,
而敬翁先生忽婴疾而逝,今其嗣君踵成是书”。在程氏序中,亦提到“辛氏冬,晤赠公文孙未堂先生,
幸得出其藏本,刊板行世”,并署其序为“乾隆四十七年岁次壬寅冬十月既望江宁后学程家珏葵百氏”.
由此可见,祖启的序言当作于乾隆四十七年,而非乾隆四十三年。
由此亦可推断,所谓的《瘟疫明辨》“乾隆四十三年”刻本与《广瘟疫论》“乾隆四十三年”刻
本均为伪本。且笔者经过多方搜寻,仍来访见《广瘟疫论》“乾隆四十三年”本。从目前所发现的文
献来看,可以认为,《瘟疫明辨》返刻为《广瘟疫论》的最早年代当为乾隆四十八年,而非乾隆四十
三年.
参考文献
【l】中国医学大成【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