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4年沧源县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doc
                    2014年沧源县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
为加强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沧源县土肥站为指导农民“科学、经济、环保”施肥,确保粮食稳定增产和农产品有效供给,我们根据在实施测土配方项目中取得的试验、示范数据,结合我县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状况、不同作物的需肥特性、肥料的供肥特性、不同区域的气候特点等,组织土肥站有关科技人员制定了《沧源县2014年春季科学施肥指导意见》,供各乡镇参考。
水稻
一、作物名称:水稻
二、推荐区域:沧源10个乡镇水稻种植区
三、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
(一)存在问题
1、有机肥用量少,施用面积小;
2、化肥用量不均,养分不平衡,磷、钾及微肥有待提高;
3、追肥集中、养分浪费,中后期常表现脱肥;
4、水稻田设施差,灌溉保证低,栽插节令不保证;
5、水稻品种更新不足,栽培技术不规范等。
(二)、施肥原则
1、积极开辟有机肥源,努力增加有机肥用量,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
2、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及微肥用量,做到各种肥料元素养分平衡合理;
3、不断改进施肥方法,适当增加追肥次数;
4、加强品种更新步伐,努力普及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等。
四、施肥建议及施肥技术
1、在中高海拔地区,以常规粳稻为主,产量水平200—300千克/亩左右的低产区:氮肥(N)6—8千克/亩,磷肥(P205)4—5千克/亩,钾肥(K20)3—4千克/亩。
2、以粳杂等品种为主,产量水平350—450千克/亩的中产区:氮肥(N)10—12千克/亩,磷肥(P205)5—6千克/亩,钾肥(K20)3—5千克/亩。
3、以两优61、1259、2186系列为主的优质籼稻,产量水平400千克/亩左右中等产量区:氮肥(N)10—15千克/亩,磷肥(P205)4—5千克/亩,钾肥(K20)3—5千克/亩。
4、以杂交水稻为主,产量在450—600千克/亩的高产区:氮肥(N)10—15千克/亩,磷肥(P205)5—6千克/亩,钾肥(K20)5—10千克/亩。
施肥时应根据所种品种的需肥特点和田块的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合理的施肥量。10%氮肥,100%有机肥、磷肥及30%钾肥作基肥在整田前均匀施入田中,90%氮肥、70%钾肥在分蘖期、拔节期分二次追施,在中低海拔地区视苗情适当追施粒肥,追肥时可根据苗情长势适当控制或增加施肥量。
玉米
一、作物名称:玉米
二、推荐区域:沧源县10个乡镇玉米种植区
三、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
(一)、存在问题
1、有机肥施用覆盖面小;
2、常规品种面积较大,乱撒、乱种突出,高产良种种植密度偏低;
3、多数施肥总量不足,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及微肥;
4、追肥较集中,后期脱肥现象突出;
5、坡地较多,夏季雨量集中,肥料损失大等。
(二)、施肥原则
1、大力增施有机肥,扩大豆科绿肥种植及秸秆还田;
2、适当增施化肥,克服重视氮肥,轻视磷钾肥及微肥等不良施肥习惯;
3、根据品种需肥特点和地块和土壤养分状况确定合理施肥量,尽可能做到因缺补缺;适当增加追肥次数,防止中后期脱肥;
4、大力推广优质、高产抗病良种,积极推行规范化种植,根据品种特点确定合理密度。
四、施肥建议及施肥技术
1、对部分山区,主要种植常规品种,产量水平300千克/亩左右地区:氮肥(N)8-10千克/亩、磷肥(P2O5)3-4千克、钾肥(K2O)4-5千克,锌肥(Zn)1千克/亩。
2、对产量水平400千克/亩左右的中产区,氮肥(N)10-12千克/亩、磷肥(P2O5)5-6千克、钾肥(K2O)4-5千克,锌肥(Zn)1千克/亩。
3、对产量水平500千克/亩左右的中产区,氮肥(N)12-15千克/亩、磷肥(P2O5)5-6千克、钾肥(K2O)5-10千克,锌肥(Zn)1千克/亩。
氮肥10%、磷肥及锌肥100%、钾肥60%作基肥在播种时一次性施入沟(塘)内,并做好种肥隔离,氮肥90%、钾肥40%做追肥,分别在苗期、拔节期、抽穗期分三次追施为宜。
甘蔗
一、作物名称:甘蔗
二、推荐区域:沧源县勐省镇、岩帅镇甘蔗种植区
三、存在问题与施肥原则
(一)、存在问题
1、陡坡种蔗突出,连作现象普遍,宿根年限过长;
2、有机肥用量少,施用面积小;
3、氮肥用量不均、磷、钾肥用量不足;
4、蔗区水利条件差,有效灌溉面积少,施肥效果差等。
(二)、施肥原则
1、积极开发和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努力增加有机肥用量,扩大有机肥施用面积;
2、适当增施磷、钾肥,特别是高产区要注重钾肥施用;
3、适当增加追肥次数,防止中后期脱肥;
4、切实加强蔗区水利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蔗区灌溉条件。
四、施肥建议及施肥技术
甘蔗生育期长,需肥量大,合理、充足的施肥量是确保甘蔗增产高产的关键。
1、在亩产2500—3000千克/亩的低产区:氮肥(N)12—15千克/亩,磷肥(P205)5—6千克/亩,钾肥(K20)5—8千克/亩;
2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