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测试(A卷).docVIP

201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测试(A卷).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4年鲁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复习测试(A卷).doc

《第五单元》复习测试(A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16分) 1.给加粗的字注音。(4分) 憔悴(  ) 肃杀(  ) 诀别(  ) 虐杀(  ) 惊惶(  ) 笑柄(  ) 嫩芽(  ) 祷告(  ) 2.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4分) 恍然(  ) (  )不离 各得(  ) 两全(  ) 因地(  ) 兴高(  ) 自作(  ) 任重(  ) 3.把下列词中错误的字改正过来。(4分) 决别(  ) 尚若(  ) 伤巴(  ) 寒站(  ) 树叉(  ) 折散(  ) 忘弃(  ) 木浴(  ) 4.判断正误(4分) (1)《罗摩衍那》是古希腊的一部叙事诗,写罗摩与妻子悲欢离合的故事。(  ) (2)冰心的代表作有《繁星》、《春水》、《寄小读者》等。(  ) (3)《风筝》选自《彷徨》,作者鲁迅。(  ) (4)泰戈尔是印度文学家,192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 二、阅读(44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这篇文章选自______,作者______。(2分) 6.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4分) 与友期行(  ) 去后乃至(  ) 太丘舍去(  ) 相委而去(  ) 7.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8.《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何不同?(4分)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古人读书不易 吴晗 古代人读书很不容易,因为在印刷术和纸没有发明之前,一般人是读不起书的。书很贵重,得用手抄写在竹简或者木牍上。一片竹简、木牍写不了多少字,几部书装满了好几车子。有人说“学富五车”,说是念的书超过五部车子装的简牍,其实用今天的眼光看,五辆车子的书并不怎么多。孔子念书很用功,“韦编三绝”,韦是皮带子,竹简、木牍用皮带子拴起来,才不致于乱。这种书是用绳子编起来的,所以叫做“编”。读得多了,把皮带都翻断了三次,是形容他老人家非常用功,对一部书反复阅读,熟读、精读的意思。一句话,这样贵重的书,普通人是读不起的。后来人们把书写在帛上,卷成一卷一卷的,一部书又分作若干卷。帛也很贵,只有有钱人才抄得起。到了纸发明了,虽然便宜些,但是还得手抄,抄一部书很费事,抄很多部书就更麻烦了,一般人还是抄不起。用纸写的书,可以装订成册,册是象形文字。所以书又有“册”的名称。有了书,还得有人教,古代学校很少,只有贵族官僚子弟才能上学。虽然有些私人讲学的,但也交学费,交不起的人还是上不了学。因为书贵,书少,一个学校的学生就不可能人人有书,只能凭老师口授,自己笔记。这样,学习的时间就要长一些,靠劳动才能生活的人们,读书便更不容易了。 总之,由于物质条件的限制,古代人读书,尤其要读很多书是困难的。也正因为这样,读书也有阶级的限制,官僚子弟读书容易,平民子弟读书困难,知识被垄断了,士排列在农、工、商之前,就是这个道理。 到印刷术发明以后,书籍成为商品,可以在书店里买到了,但是,还是有限制,穷人买不起书,更买不起很多书。穷人要读书,得想法借,得自己抄,这是很困难的。例如14世纪时,书已经成万部的印出,各大城市都有书肆,但是穷人要读书,还是非常艰苦。明初有名的学者宋濂,写了一篇《送东阳马生序》,谈他自己读书的艰苦情况说: “我小的时候,就喜欢研究学问,家里穷,弄不到书,只好到有书的人家借,亲自抄写,约定日子还。大冷天,砚都结冰了,手指冻得弯不过来,还是赶着抄,抄完了送回去,不敢错过日子。因为这样,人家才肯借书给我,也才能读很多书。” “到成年了,越发想多读书,可是没有好老师,只好赶到百多里外,找有名望的老先生请教,弓着身子,侧着耳朵,听他教诲。碰到他发脾气,我越发恭谨,不敢说一句话,等他高兴了,又再请教。我虽然听得不很明白,但到底还是学了一些知识。” “当我去求师的时候,背着行李,走过深山巨谷。冬天大风大雪,雪深到几尺,脚皮都裂了也不知道。到了客栈,四肢都冻僵了,人家给喝热水,盖了被子,半天才暖和过来。一天吃两顿饭,穿件破棉袍,从不羡慕别人吃得好,穿得好,也从不觉得自己寒伧,因为求得知识是最快乐的事情,别的便不理会了。” 宋濂是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经过努力,攀登学问高峰的。他在文章的后面,劝告当时的学生说: “你们现在在太学上学,国家供给伙食、衣服,不必挨饿受冻了。在大房子里念书,用不着奔走求师

文档评论(0)

zhonglanzhuosh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