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石油走进拉美.doc
中国石油走进拉美
拉美地区对中国石油海外业务发展意义非凡
秘鲁是中国石油(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CNPC)走出去的第一站,是公司海外业务发展的摇篮。1993年,中国石油与秘鲁国家石油公司(PERUPETRO)签署了秘鲁塔拉拉(Tarara)油田第7和第6区块作业合同,并于次年正式接管。这是中国石油在海外作业管理的第一个油田。塔拉拉油田1874年投产,经过100多年的开发,年产量不足8万吨(约合1600桶/天)。中国石油利用自身技术优势,用3年的时间,将油气产量提高到32万吨(约合6300桶/天)以上,被秘鲁媒体誉为“20世纪秘鲁石油界的最大新闻”。秘鲁项目的合作培养和锻炼了一批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商务和法律的经营管理人才。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国石油目前在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秘鲁、巴西、哥斯达黎加和哥伦比亚6个国家投资13个油气投资项目。初步形成了以非常规油气为主兼顾常规资源,以陆上项目为主兼顾海洋项目的上中下游一体化发展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鲜明特点的综合一体化比较优势,推动促进了与合作伙伴的业务开展。
中国石油在拉美地区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
1.拉美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为全球石油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坚实的资源基础。根据BP发布的《2013年世界能源统计年鉴》(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2013),拉丁美洲地区石油探明可采储量(Provedeserves)3295亿桶,占世界总量的20.4%;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8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4.3%。石油年产量约占世界12.7%。委内瑞拉奥里诺科重油带(Orinoco、巴西海上盐下(Pre-alt),厄瓜多尔的重油,以及墨西哥湾油气资源都是世界瞩目的巨型油气资源富集带。这一重要的油气供应链将对未来全球的能源格局产生重大的影响,拉美地区将成为世界能源格局中最为重要的油气供应中心。
2.油气工业在拉美地区国民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资源国政府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更多外部投资,不断巩固和发展本国石油工业。
石油工业是拉美众多资源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拉美主要产油国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石油工业体系,国际化程度较高且运作相对规范。拉美地区主要油气生产国根据自身发展需要,虽然不断调整对外合作的政策及模式,但都具有开发历史悠久,对外开放合作条件相对成熟,国际竞争充分激烈等共同特点。但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增加,老油田产量的不断递减以及深海及非常规资源开发难度的增大,拉美地区资源国对合作的需求和外资引入的愿望不断提升,相继出台新的能源政策并推出新的合作机会,扩大对外合作。特别是随着项目勘探开发难度的增加,以及大型项目对资金,技术及管理提出的更高要求,任何一家石油公司很难独自承揽完成。加强国际石油公司与国家石油公司之间的合作,实现各方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已成为国际石油界一种行之有效的合作模式。这为中国石油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近期中石油中标的巴西里贝拉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3.中国与拉美地区国家政治上彼此信任,经济上的互补以及深厚的传统友谊为中国石油在该地区开展油气合作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中国与拉美地区多数国家政治友好,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联系不断加强,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石油与拉美国家互利合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拉美各国从自身经济发展的角度,需考虑能源领域供/需的多元化,不断优化调整能源的供需结构,充分考虑与中国合作的互补性,不断探索融资,能源和贸易相结合的新型发展模式。在与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PDVSA)、巴西石油(PETROBRAS)以及厄瓜多尔国家石油公司(PETROECUADOR)合作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今后,我们愿与更多的国家分享与合作。
中国石油在拉美地区发展的几点体会
中国石油在拉美合作发展已有20年的历史,我们始终致力于做真诚可靠的合作伙伴。
1.在合作中,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理念,与合作伙伴结成利益共同体,严格遵循国际惯例,严格执行合同与协议,推动了合作向更深更广领域发展;同时相信伙伴之间的彼此尊重和理解互信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本世纪初的资源国国有化浪潮同样影响了中国石油企业的一些合作项目。作为国家石油公司,我们充分理解资源国的改革诉求,没有选择撤离或进行法律诉讼、国际仲裁,而是在尊重资源国改革和法律的前提下,按照新的合作模式,重新进行合同谈判。这一过程是曲折复杂的,但是我们坚持了下来,最终赢得了资源国及合作伙伴的尊重和信任;在合作中,注重推进本土化建设,在合资公司和作业公司中,尊重当地员工,不断增强文化的融合。
2.在项目的运行中,我们注重自身专有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不断获得新的发现,提高和保持油田的产量;我们注重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