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这已经不是问题。对于无线传感所需要的频谱规划亦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数据标准创新。 自从信息资源管理成为国家战略之后,几十年来这个方面的奋斗就没有停止过,各行各业积累了非常宝贵 的元数据,如果我们能够像祖先编撰《康熙字典》那样投入,覆盖所有产业的数据格式与交换标准构造成 功将不是问题。这个方面为了抢时间争速度,我们就要摒弃门户之争,部门之壑。 硬件规范 。这属于传统的电子产业范畴,但是也是最体现集约价值的,包括电路板、电源以及各种电子元件,在当 前实力雄厚的电子产业领域,需要深度地进行集约式合成。未来基于太阳能供电、SIM卡通讯、RFI D传感的应用将成为物联网世界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们的绿色、低碳、环保直接决定未来世界的生态压力 大小。基于PC以及PDA的互联网世界在这个方面是有深刻教训的。 运营模式。物联网在 国家战略之下,不再是一个简单的商业驱动,至少要有构造全国铁路网、全国高速公路网一样的架构力量 来展开。投资主体可以多元化,但是控制权必须无条件置于国家力量。 应用生态。这是基于 运营模式的,包括元数据采集、更新与升级秩序,产业数据交换秩序,协议标准升级秩序,各种应用场景 下M2M,B2B,B2C以及组织内部数据集成秩序等等,都需要主管机关、专业机构去处置。上述六 个方面存在着诸多的边界、壁垒与疑虑,只有敢为人先,自强不息方能破解,那样才可能进入物联网这个 酒店公寓预订 ?? b4g9k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世界需要打破六大边界 当下,有两个领域的话题是非常热门的,一个是物 联网,一个是云计算。从两者的热度与深度来看,物联网的讨论要更加实际,更加理性一些。早在199 9年,中国科学院就在研究信息传感网络,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物联网。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视 察无锡市中国科学研究中心研究所,提出传感网络相关技术研究。今年3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温 家宝总理指示要深化、加速物联网的研究。事实上,物联网已经成为国家战略。4月中旬,记者从富士通 了解到,日本IT界对我国将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非常关注,也非常敬佩。他们认为物联网是国际社会 竞争的新领域,这个领域的竞争优势将决定一国一地的未来,普遍认为中国的互联网应用已经达到相当程 度,在物联网领域如果中国依靠传统的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精神,那么很容易取得特别优势。 当然,我们需要非常清醒地看到,虽然我国物联网的实践已经非常丰富,比如住宅楼的水电智能抄表 ,桥梁、堤坝的位移公差检测,农场作物的精细栽培以及楼宇安防等等方面已经有了成熟的应用。但是这 些应用,还具有孤岛的特征,普遍为局域应用,传感网络采集的宝贵数据往往只能一次性局部地使用 ,还不能开放给更多机构。从全社会来看,还谈不上普及,潜力巨大。 尤其重要的,在IT 基础建设资源基本为国外巨头垄断的情况下,国家战略意义上的物联网架构所需要的底层技术、数据联结 与交换标准还远远没有形成。厂商推动的物联网应用还有很多局限,社会资源还没有形成合力,更多的边 界需要打破。 在讨论具体要打破哪些边界,如何建立可持续发展物联网世界之前,我先举个 例子,这就是厦门市最近几年基于无线城市做的社会数据共享的重大实践。2005年以来,厦门市每年 举办一次72行信息化解决方案评选活动,迄今成功举办五届,涌现出400多个值得推广与借鉴的解决 方案,其中很多就是基于TD做的传感网络应用。就在我们温州市信息管理学会和厦门市信息协会在6月 份缔结为战略合作伙伴的仪式上,我们了解到,市民的手机可以随时查看城市交通路口的实时视频信息, 公交站台公交车进站和预计进站情况每两分钟更新一次,全市的人口和地理信息都通过类似物联网的平台 联结,为市民服务。 这个例子说明,一个城市也好,一个地区也好,一个国家也好,只要真 的用心,集中力量办大事是完全可行的。当然,物联网的建设不同于之前的交通基础设施、能源产业等, 它们可以规划,可以预见,有实际案例可以借鉴。物联网是灵动的世界,不容易被迅速看见,而且动员的 社会资源又是全局性的,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需要非常强烈的创新精神,这个创新倒不完全是突破性的 技术创新,而是资源的深度整合。具体地看,物联网的世界需要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深度创新,不妨列示 并说明一下: IP地址创新。物联网所需要的IP地址应该是互联网的几何级数倍,目前, IPV4的资源接近枯竭,IPV6的标准之争还没有尘埃落定,纠结其中极有可能使我们丧失宝贵机遇 。而当前基于移动通讯的定位服务已经非常成熟,尤其是自主知识产权的TD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从另外 一个维度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以地理信息地址替代PC之间联结所需要的IP地址,这不只是一个权宜 之计,更是锻造事实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