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发展方式转变中收入分配调节机制的新探讨
卢寿祥
关键词 总量平衡;技术进步;工资调整;社会福利
[中图分类号]F12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简介:卢寿祥,1968生,男,汉族,皖西学院经管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宏观经济,财政支出与调控,社会福利等。
联系方式: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学院本部经管系,邮政编码:237012。
电子邮件地址:lushouxiang@wxc.edu.cn 联系电话Research on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ing Pattern and the Income Distribution Mechanism
LU Shou-xiang
(Wanxi University,Liuan 237012,China)
Abstract: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innovation is the bases of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ing pattern. The results of technological advances are the emergence of the new industry and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traditional industry. In order to keep the equilibrium of general social supply and demand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industry, it is necessary for government to regulate the social salary standard. Traditional industry technology advances will decrease product cost and market price, so it will improve the social welfare standard. Social salary level will be regulated in the wake of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that the social consumption pattern and level are improved.
Key words: general economic balance; technological advance; salary regulation; social welfare
一、对一个均衡经济的分析
假设一:一个社会经济有四个利益集团组成,即上游厂商、产业末端厂商、社会居民和国家政府;上游厂商包括最终产品上游厂商和材料性产品上游厂商等两类厂商,并且上游厂商通过向其产业下游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提供其产品,来获取其产品利益;社会居民,通过向社会厂商提供劳动,来获取劳动收入;产业末端厂商从上游厂商处购得各种社会最终消费品,并将其交易给经济社会来获得其所追求的产品利益;政府只向社会厂商征收税金,并且暂时假定政府税收全部被政府用来向政府职员发放工资和购买政府行使其职能所必须的各种最终产品。
假设二:社会所有厂商(包括上游厂商和产业末端厂商)的利润、劳动成本、税金和材料成本各自占其产品销售价格的百分比各均相等,分别以q、k、t、f表示,并令q=20%,k=10%,t=10%,f=60%。如果产业末端厂商在本期实现的经营总金额为10亿元,即本期的社会总供给为10亿元,那么,根据以上假设,对本期的产业末端厂商来讲,上游厂商在向其提供了6亿元的最终产品;社会居民向其提供了1亿元的劳动;政府本期向其征收了1亿元的税款;根据20%的利润率市场条件其所实现的经营利润为2亿元(卢寿祥,2009)[1]。
下面我们将在以上假设的基础上,对社会经济中的上游厂商利润、工资、政府税收等经济变量进行分析。现在将产业末端厂商直接向其采购产品的社会厂商称为第一级上游厂商,第一级上游厂商直接向其采购材料产品的上游厂商称为第二级上游厂商,……依次类推(弗雷德曼,1986)[2]。若以G表示本期产业末端厂商向产业上游上游厂商进行采购的总金额,(G=6亿元),于是,有:
产业链上的厂商 来自产业下游 厂商利润 劳动收入
厂商的采购金额
第一级上游厂商 G Gq Gk
第二级上游厂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