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练(二)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VIP

课时提升练(二)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课时提升练(二)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doc

课时提升练(二) 从汉至明清政治制度的演变(见学生用书第285页)(时间:40分钟  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济南高三模拟)《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下图所示)。这一体制(  )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解析】 图示是汉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在吸收秦朝郡县制基础上实行的制度,故A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封国势力较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郡国并行制中C项正确;郡国中王国独立性较强,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故D项错误。 【答案】 C某朝廷讨论调兵平叛时,一位官员说:“这些地方军队平时自行抽税养兵,当命令其出兵时,却又向朝廷要粮要饷,讨伐时还常借故迟缓不前,甚至和叛贼勾结。所以动员这些军队必须审慎,否则只是多耗钱财而少功效。”该官员最可能是(  )汉代周亚夫      B.唐朝李德裕宋朝王安石 D.清朝曾国藩【解析】 唐朝中期,地方设置的藩镇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 B (2015·株洲一模)隋唐时官方对曹操地评价以肯定为主,认为他是大英雄;到了北宋则完全相反,从官方到民间对他的评价都以否定为主。形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宋代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促进思想解放宋代统治者强化中央集权的需要理学发D.宋代市民文学发展的结果【解析】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造成地方割据。北宋时期中央集权加强,因此,曹操的行为遭到否定,B项正确;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官方统治哲学,C项错误;A、D两项与材料无关。【答案】 B 元朝行省有权参与议定路府州县所掌的赋税数额、征收方式,也拥有对路府州县赋税额高低上下、此增彼减的调整权。镇戍于淮河以南的汉军诸万户及新附军等,则直接由行省管辖。材料表明元朝(  )A.地方享有自治权地方形成了割据势力有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双重性地方权力被严重削弱【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题干描述无论在中央决策和地方治理上行省都有一定权力。故选C项。【答案】  C(2015·揭阳高三测试)“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困,而三司取财不已”。宋代这种情况突出反映了(  )三省六部分工明确运行平稳 加强集权导致地方贫弱C.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 宋代实行三权分立制度【解析】 材料提及的制度是宋代的二府三司制,这种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目的是加强君主专制,它的设置使得“财已匮”“民已困”却仍旧“不已”,由此得出加强君主专制影响行政效率,故C项正确;宋代实行的是二府三司制,故A项错误;B项表述本身没错,但与材料要反映的情况不符,故B项错误;宋代没有实行三权分立,三权分立是近代西方代议制的特征,D项错误。【答案】 C(2015·中山高三期末)唐太宗一次对侍臣说:“中书门下,机要之司。擢才而居,委任实重。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比来惟觉阿旨顺情,唯唯苟过,遂无一言谏诤者,岂是道理?……”这表明中书门下的职责之一是(  )匡正皇帝的过失 B.传达执行皇帝意旨替皇帝草拟政令 D.审批决策机要事务【解析】 “诏敕如有不稳便,皆须执论”说的是皇帝命令有不当的,也A项正确;B项是清代军机处的职责,故B项错误;C项是中书省的职责,故C项错误;D项是门下省的职责,故D项错误。【答案】 A(2015·漳州高三质检) 漳州土楼怀远楼有一副对联(如右图):“世间善事忠和孝,天下良谋读与耕”。这种社会价值取向的出现应不早于(  )先秦时期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元【解析】 从材料“天下良谋读与耕”中“读”可以判断出重读风气,这与科举制有关。科举制出现在隋唐时期,故C项正确;其余选项与科举制出现最早时间不符,故排除A、B、D项。【答案】 C(2015·肇庆二模)侯建新指出:“科举制度后来曾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但就其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评价,符合侯建新观点的是(  )改变了西方国家的选官制度 带来师门裙带关系和官场腐败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为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解析】 材料中“引起近代西方贤达的关注”并不是改变了西方的选官制度,故A项错误;“官场腐败”材料中没有提及,故B项错误;材料主要是从选官的角度阐述,故C项错误;材料中“实质而言毫无现代概念”说明科举制仍为封建制度服务,故D项正确。【答案】 D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  )对皇权形成了一定的

文档评论(0)

高中资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