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矿床地质
1998年 MINERALDEPOSITS第17卷增刊
公转轴南南西应力场控矿机理
李兆元 李耀敏
(青海石油管理局研究院,甘肃敦煌) (甘肃省地矿局兰州地勘院,兰州)
提要:在中国西部NWW向挤压断隆、断陷相间带、NEE向左行与NNW右行两组共轭扭
(压)性相间带并与NNE向张性带交接,是sSw应力扬形成的四组三维构造系,在全国、全球有
广泛分布。本文是从成矿的构造背景,来探讨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对矿产资源形成与富集
规律的控制。
关键词: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 黄赤交角(e)构造控矿机理 交汇部位
1公转轴应力场星球说(新说)
断裂的断隆与相背而倾断裂的断陷相间带、NEE向左行与NNW向右行两组共轭扭(压)
性相问带并与NNw向张性带配套,为印
度洋、陆壳来自SSW主压应力场四组三维
构造系[13J,在全国、全球有广泛分布,形
成全球SSW统一应力场。该力为太阳系各
星球的各功能系统形成的综合力以不同的
黄赤交角(e)旋转的进动效应,沿黄极
(公转)轴方向产生的单向旋回力(图1)
形成地球(火星)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
造系及其模式【2“1“。
(2)应力场星球说的建立:上述构造
系为公转轴向方向应力场的发现与地球已
发现各规律并结合天文地质新进展【5’及新 图1地球综合力、E与应力场关系图
星云说[6J的研究,经融会贯通、吸收引伸,
认为它们不是孤立的,而是有机的、有内在联系发生和演化的,因而将它们统一到公转轴
(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格局中来,并作了全新的锯释,提出(z2力场星球说》。这样,
不仅解决了各说问存在的矛盾,并且变得协调一致,从这个意义说,本学说是对各种学说的
继承和发展,为地球科学的研究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2地球(火星)SSW应力场控矿机理
(1)公转轴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控矿机理:从成矿的构造背景的意义来看,新
说四组三维构造系对各类矿床成矿的控制是非常明显的。两组构造系的交汇部位,特别是
矿 床 地 质 1998£ 1●●●●1l
图2公转轴SSW四组三维构造系与澳洲主要矿床关系图
(据石宏仁.187)
标有阿拉伯数字的重力线性构造,其中10A为著名的“黄金线”,与太古宙绿岩的叫走向相当;其他线性构造是利用
尔(AG)、东阿利盏特河(A11)、格鲁特岛(G)
NNE向张裂带及其与各组的交汇部位可形成大型和特大型矿床,如澳大利亚主要矿床明显
受公转轴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控制(图2)。ES希尔斯提醒人们注意矿区与线性构
s
造的关系。E T奥德理斯科尔在上述认识的基础上,发现澳大利亚主要矿床与NWW、
石中更是女Iilt3E7·“。
E述总结清楚地反映了公转轴SSW应力场四组三维构造系的澳洲线性构造对主要矿床
成矿控制的明显客观反映。奥林匹克坝铜.金一铀特大型矿床位于澳洲中南部于应力场四组构
造系交汇部位。它是在第一次钻探时于353m深处遇到的厚38m含铜量为1.05%的矿层,
初步认为有前景。后经大范围钻探,圈出一个储量超过20亿吨矿体,铜品位为1.6%,并
带有显著富集的铀、金和品位更高的铜矿石[8,”。
构造系及其次级派生性构造,对各类矿床起明显的控制作用;②SSw应力场方向的NNE
向张裂带及其其他多组的交汇部位最具控矿能力,可形成大型和特大型矿床;其次是NWW
向带及其交汇部位,以及NEE、NNW向两组扭(压)带亦具明显的控矿作用;各组派生性
属(非金属)固态矿床外,特别对中国陆相生油的液气态矿床的控制更为明显。与NNE向
张裂带两组以上形成的凹中凹、凹中凹再凹及四组形成的复合(历史)断(坳、凹)陷及主
要盆地、区带最具生抽(气)能力,相关的扭(压)性带上有利于运移、聚集成藏;④次
生矿床亦与四组三维断裂构造关系密切:由于次生矿床多与风化、搬运、堆积等地质作用有
关,而此作用又与新说构造背景关系密切。
3公转轴(SSW)应力场构造控矿举例
--f’l-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