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doc
常州市教科研课题申报、评审书
课题名称: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的职业学校
班集体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主持人: ?戴敏秀
所在单位: 江苏省常州建设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申报日期: 2007年10月30日
拟结题时间: 2009年6月
常州市教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填 写 说 明
1、常州市教科研课题均填写此表。
2、申报人不需填写“项目类别”和“编号”。
3、本表用计算机打印或钢笔认真准确地填写,一式三份。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情况
主持人姓名 戴敏秀 性别 女 民族 汉 出生
年月 1949年11月 行政职务 副校长
副书记 专业技术职称 高级政工师 研究
专长 德育教育
学生管理 最后学历 大学 最后学位 ? 工作单位 江苏省常州建设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联系电话 0519 通讯地址 常州市花园新村西大袁家塘55号 邮政编码 213016 电子信箱 daiminxiu@163.com 课题组成员基本情况(不含主持人) 姓名 专业技术
职称 工作单位 研究
专长 在课题组中的分工情况 周炜炜 主任、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理论研究
学生管理 理论研究、调查研究及调查分析报告撰写 袁乐 助理研究员 同课题主持人 理论研究
学生管理 文献研究、理论研究和班级建设指导方案撰写 胡翔环 副处长、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学生管理
就业指导
创业教育 调查研究、行动研究 袁平 副处长、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学生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徐祖平 副主任、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孟震彦 副主任、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蒋丽琼 副主任、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史国庆 副主任、讲师 同课题主持人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赵翠玉 副主任
副教授 同课题主持人 德育教育
班级管理 行动研究
撰写个案研究报告 若干班主任 ? 同课题主持人 班级管理
案例研究 行动研究、案例研究 ? ? ? ? ? ? ? ? ? ? ?
?
课题主持人曾担任过哪些教育科研项目研究,完成情况如何 课题级别 课题名称 批准时间 在课题中的分工 完成情况 全国学会子课题 多元智能理论在职业教育中的借鉴和应用
(批准号:DYYJH-15) 2006年 主持人 良好 发表或出版的主要论文或著作 论文或著作名称 出版部门或发表报刊 日期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中国建设教育》 2005年第2期 探索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对职校学生的教育模式 江苏省职教学会五年制高职分会一等奖 2005年6月 五年制高职学生
管理模式初探 江苏省职教学会
创意论坛三等奖 2005年12月 五年制高职学生职业指导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职教通讯》 2006年第6期 关于构建职业学校和谐校园的几点思考 江苏省职教学会
德育分会一等奖 2006年12月 国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比较研究 《世纪桥》 2007年第8期 ? ? ? ? ? ? ?
二、课题设计论证
1、选题: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选题的意义。
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职业教育空前重视,2002-2005年,连续召开三次全国职教工作会议,2005年的职教工作会议更是在温家宝总理的亲自提议下召开,把发展职业教育提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高度和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进入了一个黄金发展期。
近几年,职业教育迅速发展,职业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职校生生源与以前相比发生了明显变化。进入职业学校的生源,总体上处于初中毕业生的后半段,属于弱势群体,多数学生是以“失败者”的心态,带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进入职业学校,大部分学生既缺乏学习的动力,更缺乏明确的目标。
班主任方面,目前职业学校班主任队伍普遍不能适应当前职校生的情况,仍然用传统观念看待学生,用传统的方法管理班级,学生管理工作始终处于疲于应付学生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之中,班集体建设工作缺乏长远的目标和明确的工作思路。
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我们认为必须让学生从一进校就开始能逐步明确自己的目标,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贯穿到学生在校的全部过程。而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应该以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为主线和载体,让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