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毕业设计(论文)-入侵检测技术分析与应用.doc

毕业设计(论文)-入侵检测技术分析与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入侵检测技术分析与应用 学 校: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系 部:计算机科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专 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年 级:2007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University: Oxbridge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Department: Computer Science and Electronic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CS-074 Student’s Name: Guo Ruixi Student’sNumber:200716021304 Faculty Adviser: Xian Fengmao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前言 1 第1章 绪论 3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3 1.2 入侵检测的历史 4 1.3 入侵检测的未来及发展趋势 5 1.3.1 分布式入侵检测技术与通用入侵检测架构 6 1.3.2 应用层的入侵检测保护 6 1.3.3 融合多种IDS进行检测 6 1.3.4 智能化的全面检测 6 第2章 入侵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8 2.1 入侵检测系统的工作流程 8 2.1.1 数据收集 8 2.1.2 数据提取 8 2.1.3 数据分析 8 2.1.4 结果处理 8 2.2 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模型 8 2.2.1 异常检测模型 9 2.2.2 误用检测模型 9 2.3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10 2.3.1 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 10 2.3.2 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 10 2.3.4 基于代理的入侵检测系统 11 第3章 入侵检测的功能和关键技术 12 3.1 入侵检测的功能 12 3.2 入侵检测的作用 12 3.3 异常检测技术 13 3.3.1统计学方法 13 3.3.2入侵检测的软计算方法 13 3.3.3基于专家系统的入侵检测方法 13 3.4 误用检测技术 14 3.4.1 基于专家系统的误用入侵检测 14 3.4.2 基于模型推理的误用入侵检测 15 3.4.3 基于状态转换分析的误用入侵检测 15 3.4.4 基于条件概率的误用入侵检测 16 3.4.5 基于键盘监控的误用入侵检测 16 第4章 入侵检测技术的信息收集和分析 17 4.1 入侵检测技术信息的收集 17 4.2入侵检测技术信息的分析 17 4.2.1 模式匹配 18 4.2.2统计分析 18 4.2.3 完整性分析 18 第5章 入侵检测技术的数据处理 20 5.1 入侵检测技术处理的内容 20 5.1.1 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 20 5.1.2 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 20 5.1.3 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 20 5.1.4 物理形式的入侵信息 21 5.2 入侵检查对数据的处理 21 5.2.1入侵检测数据处理存在的问题 21 5.2.2入侵检测数据处理的发展趋势 22 第6章 入侵检测技术的缺点和改进发展 24 6.1 入侵检测技术所面临的问题 24 6.2 入侵检测技术的改进发展 24 6.2.1 改进方法提高准确率 25 6.2.2 检测和防范分布式攻击与拒绝服务攻击 26 6.2.3 实现IDS与其他安全部件的互动 27 6.2.4 IDS的标准化工作 27 6.2.5 IDS的测试和评估 28 结论 29 总结与体会 30 谢辞 31 参考文献 32 附录一 33 附录二 38 入侵检测技术的分析与应用 摘要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从网络安全角度来看,防火墙等防护技术只是被动安全防御技术,只是尽量阻止攻击或延缓攻击,只会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在网络环境下不但攻击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操作系统、安全系统也可能存在诸多未知的漏洞,这就需要引入主动防御技术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