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高二历史诊断性试题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3学年高二历史诊断性试题1.doc

2013学年高二历史诊断性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2008年湖南大学抢救性回购2000余枚流落海外的秦简,保护研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批秦简成为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可能涉及的政治制度有 ①皇帝制度 ②差额选举法 ③郡县制度 ④三省六部制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 当时儒家”民本思想”与智者学派的”人文主义”思想出现的社会背景,有何主要不同 ?A.讨论主题不同??? B.诞生的政治氛围不同C.价值取向不同??? D.所处的历史阶段不同 在伦理观上孟子主张”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为了扩充人的善性,他们认为最重要的方式分别是 A.仁政和道德教育??????? B.王道和民主政治C.加强专制和自我节制??? D.实行人治或法制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下列诸因素有关系的是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的传播和交流 A.? B.??? c.??? D. 5. “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桑蚕也。”这句话反映的现象是 A.棉布保暖性好,可以御寒 B.棉布因其实用性广为流行 C.棉布完全取代了丝织品的地位 D.棉布功劳大于丝织品 6. 美国进出口贸易情况表准确反映了 年代 1950 1960 1970 1980 与日本 +2.4 +2.0 -15.9 -19.4 与欧共体 +2.0 +10.7 -5.8 -17.8 (单位:亿美元 “+”为顺差 , “-”为逆差) ①二战后美国经济衰退②二战后,日本、欧共体经济迅速发展 ③20世纪60年代—70年代,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快于欧共体 ④二战后资本主义陷入了经济危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该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C.清政府限制手工工场的规模 D.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8. 民国时期,政府推行服饰改革,但洋装的流行并未取代传统中国样式,而是促成了中西合璧服装的产生。这种现象说明 A.以服饰为代表的西方先进文化传播困难 B.小农经济的存在使得生活方式难以改变 C.服饰变化反映了人们审美情趣不同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仍然有限 9.汉武帝中叶以后,地方长官明显地要回避本籍,虽无明令规定,事实上则是不用本籍人。刺史不用本州人;守相不用本郡人;县令长、丞尉不但不用本县人,且不用本郡人。夫仁人者,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是以仲尼之门,五尺之童,羞称五霸,为其先诈力,而后仁义也。[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的方针 D.废除了人民公社体制 16. 在中美两国同时发表的某公报中写到:“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该公报的发表 A.直接促成了中日邦交的正常化 B.结束了中美两国二十多年的敌对状态 C.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大业 D.有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7.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一个传教士在基督教世界中只是一个职位的充任者而已。当他担任某种职位时,他享有较高的地位;当他被免职之后,他仍是一个农民或一个市民,与其余的人并无分别。” 的是路德路德 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在赞比亚首都卢萨卡举行,这次会议会议决定建立常设的部长级协调局和不结盟国家驻联合国代表协调局,规定此后每三年召开一次首脑会议,东道国首脑会议主席和不结盟运动的发言人,负责在联合国大会等国际论坛上阐述不结盟国家的观点等。[来源:学科网ZXXK]不结盟运动[来源:Zxxk.Com]阅读材料,1917年,当中国参战问题一经提出,国内舆论曾经展开过激烈争论。其中孙中山坚决不妥协的反对参战态度颇引人瞩目。其曾经指出:“战争为人类之恶性,近百年来白种之物质进化,实超前古,而其心性进化尚未离乎野蛮,故战争之祸于今尤烈。我中华为世界独存之古国,开化最早,蛮风久泯,人好和平,不尚争斗……有不得不以战止战者也。”……3月9日,孙中山致电北京参、众两院,要求两院否决参战议案。电文中,他深刻地指出“一国之地位能否上进,须视自力。”有些人认为中国加入“可以一跃成为头号强国,外交从此顺利”,那纯粹是一厢情愿,是极大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