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身来看孩子,错误也美丽.doc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蹲下身来看孩子,错误也美丽.doc

蹲下身来看孩子,错误也美丽 在这一阶段的执教过程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课堂一瞬有两处。 第一处——教材有这样一道题: 师:你们想先估计谁的身高?大部分孩子想先估小明的。 好家伙,还挺聪明的,显然小明的身高容易估一些。我让孩子们先尝试着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全班来交流结果和想法。汇报时,我从每个小组里挑一个代表,先让他们报出估的结果,前面3个小组的代表估的结果都在110厘米左右,可是第四小组的代表报出了一个令全班哄堂大笑的结果——25厘米,好多孩子喊起来啦:有这么矮的人吗?边说边还用手比划,当时我也认定他在乱说一气,但我没露声色。接着我让孩子们说一说估的方法,估110厘米左右的孩子都注意到了门上锁的位置,而锁大概在门的中间,小明的身高比锁高一点点,就说明小明的身高比半个门的高度多一点点。轮到估25厘米的李浩小朋友汇报时,他不吭声了,这时陈机朝小朋友说“老师,我知道他是怎么想的?”“是吗?那你替他说一说。”“他是用尺子量的。”我心里一惊,这个我倒真没想到。再问李浩,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多可爱的小朋友! 第二处——在一次计算课教学中,学生刚学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口算这样一道题“25-2=”时,有个学生说等于5,也是引得全班学生大笑,因为稍微有点数感的孩子就会发现那是不可能的。 教后反思: 从以上两个教学片断来分析,如果从成人的角度来考虑,你会觉得这样的“错误”是不可思议,但若站在7、8岁孩子的角度来看这待这些错误,其实这很正常。第一个孩子的错误来自于直觉思维,他只想到眼睛所看到的长度,不会把题目附加的信息加以综合,更没法理解六年级才开始学的有关比例的知识;第二个孩子显然还没有建立“数位位置”的表象,没有理解“数”在不同的数位上,它所表示的含义是完全不同的。虽然这样的孩子是少数,但如果做一个有心的教师的话,能蹲下来看孩子,把平时课堂上孩子们出的类似的错误加以收集、整理与分析,你就会从这些不经意的错误中,发现自己教学上存在的漏洞,或找到犯这样错误的孩子们学习上的知识盲点,从而诊断自己的教学策略并加以改进,或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提高辅导效率,教学相长,一举两得。这难道不是另外一种“美丽”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