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新农村建设水利规划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武功县新农村建设水利规划报告 概 况 1、自然条件 1.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征 武功县地处关中平塬西部,渭水以北,属咸阳市辖县,东迄兴平,西邻扶风、杨凌,南依渭水与周至相望,北与乾县接壤。东西长20公里,南北宽18公里,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8°01′-108°19′,北纬34°12′-34°26′之间,总土地面积39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411-603米。 我县地貌特征是西北高,东南低,南北略有起伏,坡降为2.5%-5.5%,整个地形是阶梯状向渭河倾斜。西北部由于受到漆水河及其支流韦水河(后河)、漠峪河(麦河)的切割,破碎不连贯。主要地貌形态有河谷冲积阶地、黄土台塬、山前洪积扇前缘洼地。 河谷冲积阶地:主要是由于渭河及其支流漆水河、漠峪河、韦水河经过长期地质年代的洪水冲淤及风成作用形成的一、二、三级阶地,一般一级阶地比河床高出3-5米,海拔高程为417-454米,二级阶地高出一级阶地10-15米,三级阶地比二级阶地高出15-20米。全县河谷冲积阶地的总面积为103.4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26.4%,主要分布在长宁、南仁、普集街、大庄北部及小村镇、普集镇范围内,该区地形平坦,坡降小于2.5%,境内地面有小冲沟侵蚀的痕迹。 黄土台塬:系风沙作用堆积而成的准平原,北与洪积扇前缘相接,南与渭河三级阶地接壤,比渭河三级阶地高出20-80米,海拔高度为480-568米,主要分布在苏坊、游凤、武功镇、贞元、代家、河道等6个乡镇内,总面积为242.75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土地面积的62%,区内地形略有起伏,呈西北东南走向,塬面开阔平坦,明显留有古河道冲沟侵蚀沟槽,塬坡冲沟侵蚀密布。 山前洪积扇前缘洼地:是由于洪积和坡积而成。与黄土台塬相连,主要分布在漆水河与漠峪河之间三角塬面上,即我县西北苏坊一带。区内地形南高北低,呈缓倾状,海拔高度490-570米,面积46.1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1.6%,区内地貌形态简单,无明显切割。 1.2、土地类型、水土资源情况 1.2.1、土地类型 (a)土壤的种类及分布 我县土壤是以黄土为母质,在森林草原植被下发育起来的地带性褐土,并在褐土的基础上,经过长期自然力量作用及人类活动形成的熟化土壤,其种类有6类,即土娄 土、黄土、潮土、沼泽土、水稻土和淤泥。就其原因、分布和特性来看,可归并为三大部分: 土娄 土类:包括红油土、黑油土、黑涝洼土、褐墡 土等。该土层是古耕熟化土壤。主要分布于渭河各级阶地上。具有土层深厚、上虚下实、保水保肥、抗旱耐涝和比较肥沃等优良特性,其耕性好,宜种作物广,产量水平高,是我县主要的农业土壤,占全县总面积的76.7%。 黄土类:包括黄墡 土、白墡 土、淤土和淤墡 土,是在黄土母质上发育起来的一种幼年土壤,耕作时间较长的具有犁底层,其土质疏松,渗水透气,耕性良好,但保水保肥和抗侵蚀性能较差,耕层薄,肥力低。该土主要分布于塬边梯田沟坡、老壕底及部分河谷阶地上,面积次于土娄 土,占土地面积的17.6%。 潮土、沼泽土和水稻土:属水成和半水成土壤,是在河流冲积物上形成的,地下水对其形成有直接影响。该土壤保水保肥性能差,但耕性良好,具有温度高、肥力低、耐旱、易涝等特点。主要分布于渭河、漆水河沿岸的渍水滩地上。这三类土壤的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5.7%。 (b)土壤养分 我县有效土层厚度即按土壤耕作层平均厚度为20CM测试,土壤PH值在8.0-8.7之间,呈微碱性,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也适宜有益微生物对腐殖质的分解活动,能够提高农作物对氮、钾、硫、钙、镁等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但对磷、硼、铜、锌的有效性利用有所影响,土壤耕层各养分平均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130%、全氮0.0762%、速效氮62.3PPM、磷17.2PPM、钾104PPM、硼0.41PPM、锰5.52PPM、锌0.70PPM、铜1.17PPM、铁4.13PPM。 (c)土壤生产力评价 我县土壤耕层深厚,质地良好,多属中壤及重壤,适宜发展农业生产。 1.2.2、水土资源 我县属大陆性暖温带季风型半干旱气候,年降水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与农作物生长的需求量不相适应,亦是造成十年九旱、水资源贫乏、供需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全县水资源总量0.9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为0.2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1.11亿立方米,两者之间重复量为0.51亿立方米,人均242立方米,亩均214立方米,是全国人均量1/11,只及全省人均量的1/6,且分布不均,塬下多于塬上,塬上耕地面积广,农灌主要靠宝鸡峡引渭供水,多年平均供水量3000-4200万方,与需水量相比较,缺口22-50%;塬下主要以井灌为主,开采量已达0.4亿立方米以上。全县水资源供需矛盾比较尖锐,当遇到中等干旱偏枯年份时,供水减少,需水增大,全县缺口高达7600万立方米,占到

文档评论(0)

ygxt8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