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同一种疾病,应用不同的临界点进行诊断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要结合临床实际选择符合专业要求、假阳性率(误诊率)和假阴性率(漏诊率)都较小的临界点。 确定临界点常用的方法: 正态分布法 百分位数法 ROC曲线法 确定临界点较为理想的方法。 ROC曲线 ROC曲线,即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根据检验指标测定值范围从低到高取若干截断点(至少5组),逐个计算相应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以灵敏度为纵坐标,1-特异度为横坐标,标出各工作点,然后连接各点绘制而成的曲线。 最简单的方法是取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的截断点,通常为曲线上尽量靠近左上方的点。 ROC曲线下面积 ROC曲线下面积(AZ),反映某个诊断试验的价值大小,还可比较两个诊断试验的价值高低。 AZ≤0.7 表示诊断价值较低; 0.7<AZ≤0.9 表示诊断价值中等; AZ>0.9 表示诊断价值较高。 例17.4设有经韦氏智力量表测验诊断的正常儿童组193人和智力低下儿童41人。某心理医生用丹佛发育筛选检查作为诊断手段,并将诊断结果按肯定正常、可能正常、异常可疑、可能异常和肯定异常分别分为1、2、3、4、5五类,结果见表17.10的第1、2行。试评价该医生用丹佛发育筛选检查进行筛检的价值如何? 内 容 分 类 合 计 1 2 3 4 5 正常组(xn) 35 68 49 29 12 193=nn 异常组(xa) 2 3 8 16 12 41=na 异常组分类较大(ya) 39 36 28 12 0 正常组分类较小(yn) 0 35 103 152 181 1400 2550 1568 580 72 6170 56012 95676 50437 12219 576 214920 817 15439 131651 444677 419772 1012356 第3行:异常组大于该分类的筛选检查份数, 它等于异常组总例数减该类及以下筛选检查份数的和; 第4行:正常组小于该分类的筛选检查份数, 它等于正常组该类以下筛选检查份数的和。 41-2=39 41-2-3=36 35+68=103 ROC曲线下面积计算ROC曲线下面积的比较 SAS、SPSS均可实现 曲线下面积 标准误 P值 95% 可信区间 下限 上限 .780 .040 .000 .701 .859 真实性 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是诊断试验将实际有病的人错误判定为非患者的百分率。假阴性率也称漏诊率。 假阴性率=1-灵敏度 真实性 特异度(specificity,Spe) 是诊断试验将实际无病的人正确判定为非患者的百分率。也称真阴性率。 高优指标 诊断试验 金标准 合计 患病+ 患病- 阳性+ a(真阳性) b(假阳性) a+b 阴性- c(假阴性) d(真阴性) c+d 合 计 a+c b+d a+b+c+d=N 真实性 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 是诊断试验将实际无病的人错误诊断为患者的百分率。假阳性率也称误诊率。 假阳性率=1-特异度 见教材P228,例17.1 可靠性(reliability)也称重复性、稳定性或精密度。 指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观察者(或不同观察者)用同一种检测方法重复检测同一批或同一位受试者,各次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 可靠性评价指标 定量资料:ICC 分类资料和等级资料:kappa系数 组内相关系数ICC ICC表示测量对象个体差异的方差占总方差的比例。取值范围0≤ICC≤1 ICC越接近1,说明个体差异对总方差的影响越大,测量误差对总方差的影响越小,可靠性越好。 ICC≥0.75时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较好。 1.Fisher的ICC计算方法: 早在1958年,Fisher提出采用该方法来计算组内相关系数:假设共有n名被观察的对象i,i取值1,2,……,n,那么,每名对象观察两次 ICC计算 ICC计算 MSA为组间均方(对象) MSe为组内均方 n为重复测量次数 2.用方差分析法计算ICC 例17.2 欲评价某方法检测黄曲霉毒素B1(AFB1)血清白蛋白加成物的一致性,某研究者用该方法检测了10名研究对象的血清样本,每份样本重复检测两次,所得数据如表17.4所示。试评价该检测方法的可靠性。 测次 研究对象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第1次 1.24 1.18 2.01 1.05 1.23 1.02 1.12 1.73 1.25 0.92 第2次 1.15 1.02 1.9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苏教译林版九年级下册整册书单词默写表-单词表.docx VIP
- 2.2《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件 2025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
- 中国古代古典书籍 《钟馗全传》 全本.doc VIP
- 《差异化教学探讨》课件.ppt VIP
- 四棉医院检验科室内质控项目一览表技术指导.docx VIP
- 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试题与答案(2025年版2025年修订).pdf VIP
- 2025年浙江高三高考英语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pdf VIP
-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十二讲》复习备考试题及答案 .pdf VIP
- 重庆翘柏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在水处理中的应用.pdf VIP
- 家庭经济状况信息表(样表).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