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蛰龙飞起舞东方.ppt
第五届江苏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吴韵汉风》 二胡 原名为“胡琴”,最早是胡人在马上演奏的一种乐器,1300多年前传入中原地区,它的音色饱满、有力、婉转、明亮。是我国民族乐器中的主要代表乐器。 琴筒 琴弓 琴皮 琴弦 琴轴 琴码 千斤 二胡的结构: 琴杆 华彦钧 (瞎子阿炳) 1893-1950 江苏无锡人 刘天华 1895—1932 江苏江阴人 闵蕙芬 1944— 江苏宜兴人 江苏 ——“二胡之乡” 代表作品:《病中呤》、《悲歌》、《苦闷之讴》、《光明行》、《良宵》、《空山鸟语》等10首二胡曲,《歌舞引》等3首琵琶曲。? 《良宵》创作背景 1、五四新文化运动后,西方各种思想传入中国。当时有一种思潮,对中国固有的文化采取虚无主义态度‘ 2、刘认为二胡“在国乐史上可与琴、琵琶、三弦、笛的位置相等”。而且为了实现他“要把音乐普及到一般民众中去”的主张,选中了二胡作为工具。通过拜民间艺人为师和刻苦自学,创造性地掌握了二胡的演奏技巧。 3、在北大、艺专和女子高等师范学校任教期间,他把二胡列入课程之内,为二胡写教程、编练习曲,改变了过去“口传心授”的旧方法,培养出一批二胡演奏家。同时还组织创办了“国乐改进社”,编辑出版了《音乐杂志》。 二胡独奏曲 * * * * * 蛰龙飞起舞东方 “惊蛰”——反映自然物候现象,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惊蛰时节,春光明媚,万象更新。 “蛰龙”——表示惊醒的龙的腾飞,表达了人们对中华民族崛起的意愿。 1、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学校和歌曲的名称,在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早期的的学堂乐歌以旧曲填新词为主,用中国民歌、小调的曲调和欧美歌曲的曲调填进创作的新词。 2、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掌握作曲法的人非常少,所以拿他国的曲调填上本国的歌词,结果繁衍成广泛流行的本国歌曲。 3、 主要内容为反映人民要求“抵御外侮、富国强兵”的爱国主义思想。宣传女子自强、男女的平权思想, 宣传自由民主、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反映学生生活等 男儿第一志气高(原名《体操-兵操》) “学唱歌者音阶半通,好高唱《男儿第一志气高》之歌;学风琴者手法未谙,即手挥‘5566553’之曲。” 1870年生于上海,原名庆鸿,字叔逵,笔名心工。1890年中秀才,1895年应聘约翰书院执教中文。 1902年留学日本期间组织了“音乐讲习会”并开始了学堂乐歌的编创,一生作有乐歌180余首,从1904年起,他先后编辑出版了《学校唱歌集》 、《重编学校唱歌集》 、《民国唱歌集》、 《心工唱歌集》,翻译出版了《小学唱歌教授法》一书。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音乐教育家。 代表作品:《男儿第一志气高》、《竹马》、《铁匠》、《革命军》、《黄河》等等。 沈心工 “学堂乐歌之父” (1870—1947) 音乐家、戏剧活动家。原名广候、字息霜, 浙江平湖人。1898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起在日本学习西洋画和音乐。并创办中国最早的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上海任音乐、美术教员。1918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除音乐戏剧外,在书法、绘画篆刻及诗词等方面均所擅长,丰子恺称为“文艺的园地,差不多被他走遍了” 学堂乐歌代表作品: 《春游》、《西湖》、《春景》、《送别》、《忆儿时》、《早秋》 李叔同 (1880-1941) 1927年出版的《歌曲集·中文名歌五十曲》 著名导演 吴贻弓 1、李叔同 《送别》(曲调源自美国作曲家奥德威的歌曲《梦见家乡和母亲》) 2、黎锦晖 《麻雀与小孩》 台湾女作家 林海音 送别 (美)奥德威曲 李叔同填词 李叔同词曲 黎锦晖 (1891-1967) 湖南湘潭人。幼时广泛接触民间音乐,并学习演奏多种民族乐器。后就读于长沙高等师范学校。1916年后曾参加北北京大学音乐团的活动。主张:“学国语最好从唱歌入手” 创办了中国第一所训练歌舞人才的学校——中华歌舞专科学校》。 解放后任职于上海电影制片厂,一生对中国音乐的最显著贡献休现在其儿童音乐创作上。 代表作有: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神仙妹妹》、《葡萄仙子》、《小羊救母》;儿童歌舞表演曲《好朋友来了》、《三个小宝贝》、《谁和我玩》、《可怜的秋香》等。 黎锦晖与儿童歌舞剧 儿童歌舞剧《可怜的秋香》 黎锦晖词曲 赵元任 (1892-1982) 教我如何不想他 刘半农词 赵元任曲 反映了“五四”时代的青年在挣脱封建礼教的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潮流中,对执着而纯正的爱情的热情歌唱,被传诵一时。 孙师毅词 聂耳曲 通过对筑路工人顶着严寒酷暑,冒着敌人的炮火修筑“自由大路”形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虚拟机Vmware使用教程.doc
- 虚拟机vmware使用教程图解.doc
- 虚拟机vmware新手使用教程图文并茂详解.pdf
- 虚拟机–VirtualBox使用教程图解.pdf
- 虚拟机中安装+linux.pdf
- 虚拟机使用.pdf
- 虚拟机使用图文说明.pdf
- 虚拟机制作.ppt
- 虚拟机加海蜘蛛做软路由叠加带宽成功实践.doc
- 虚拟机如何上网详解教程.doc
- 《绿色金融政策在推动企业绿色转型中的绿色金融政策实施路径优化策略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对小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的启示与借鉴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科学数字化教学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标准一致性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课外实践活动设计与学生数字素养培养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物理实验课中法治教育案例教学实践与反思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国家智慧教育云平台在小学英语口语个性化学习中的应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中的实验探究情境创设与评价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针对安防监控的图像识别实时性分析与准确性改进技术探索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音乐欣赏能力提升与民族音乐风格教学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新型肥料在蓝莓种植中的土壤盐渍化防治与改良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