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愚溪诗序.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9、愚溪诗序.doc

23 愚溪诗序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 1.积累文言词语,积淀文言语感。 2.领会作者托物兴辞,寓意写景善于布局 诵读、感受、理解、讨论、鉴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作者被埋没受屈辱、不得不愚的悲愤心情。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作者在文中以“愚”名溪,以“愚”自命,均深有寄托,理解这种托物兴辞的写法,体会作者写这篇诗序的真意,是学习这篇课文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理课文层次,明其大意。 2.反复诵读、感悟,明了其以“愚”名溪、以“愚”自命的缘由。 3.联系作者生平经历,理解作者在貌似旷达的文字背后寄寓的深切悲愤。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预习 借助注释,通读全文,找出文中共用了多少个愚字。文中作者以“愚”自称的语句,如“予以愚触罪,谪潇水上”,“以予故,咸以愚辱焉”,“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是正话反说,宜读出作者的愤慨之情。 第二段写愚溪八景,溪、丘、泉、沟、池、堂、亭、岛,每一景后宜稍停顿,以显出文章的自然节奏。 注意下列划线字的读音zhé)潇水上犹yín yín)然 gēng)也遂负土lěi)石 sāi)其隘(ài)智者yào)也 chí)石幽suì)浅狭 xīng)云雨 第二段,由“愚溪”带出“愚丘”“愚泉”,从“愚泉”生出“愚沟”“愚池”,而“东为愚堂”“南为愚亭”“中为愚岛”,又就“愚池”着眼写出。叙出“八愚”,紧扣诗题。 第三段,先借孔子《论语》中“智者乐水”正说,接着笔锋一转,极状溪之不适于用,依次说出“独见辱于愚”的原因:“不可以灌溉”,“大舟不可入”,“不能兴云雨”。愤慨于自己才能的被压抑,如同愚溪的虽有“山水之奇”而“无以利世”。 第四段,引《论语》中宁武子“智而为愚”、颜子“睿而为愚”,来衬托我的“愚”,最后又归结到溪水的命名上。正话反说,词兼褒贬,自有一番深意。前四段,可以说,既嘲尽愚溪,又自嘲不已。 第五段,用“溪虽莫利于世……”几句,与第三段“无利于世”抑扬对照,代溪解嘲;以“予虽不合于俗……”诸语,与第四段“违于理,悖于事”抑扬对照,自为解嘲。名为“愚”,实则不愚。遂将溪之愚、己之愚写作一团,达到了“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形神俱忘的化境。末尾一句点题作结,归到序诗。 结构提纲 名溪之因: 善鉴万类 (3) (转折) (溪) 无以利世 清莹秀澈 溪与八景 名“愚” (1)(2) (对照) (5) (对照) 通名为“愚” 实 智 (引子) 名己之因: 漱涤万物 (4) (转折) (己) 确为“真愚” 牢笼百态 五、诵读、鉴赏 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之感、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深沉的酸甜苦辣。他在一首诗中说:“投迹山水地,放情咏《离骚》”(《游南亭夜还叙志七十韵》)。本文就是一篇深得骚人之旨的好文章。 他把愚溪的纯洁秀美和自己的高尚情操、文学才能联系起来,把对愚溪不能有益于世的惋惜心情和对自己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情绪融合在一起。他深深感到,能够赏识这地处荒山野地的寂寞美丽溪水的只有柳宗元,而能够安慰这怀才不遇、被贬谪到这荒远地区的柳宗元的,也正是这溪水。看来愚溪碰到了最合适的主人,而柳宗元在这里也找到了最合适的住所了。然而,这些话的字里行间,蕴蓄着多少愤懑不平的声音! 1.托物兴辞,寓意深远 ①让学生找出文中共用了多少个“愚”字。 文中共有多少个以“愚”命名的景物。 反复诵读课文后半部分,注意作者是怎样正话反说的。读完全文,让学生用概括的语言说说作者命名“愚溪”的原因。2.写景善于布局 六、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三 译文:齐桓公有一次出去打猎,追一只鹿到山谷中。遇见一位老人,就问他:“这个谷叫什么名字?”那老人回答说:“叫愚公谷。”桓公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老人回答说:“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桓公说:“看您的相貌,不像是愚人。为什么成了您的名字?”(老人)回答说:“请让我详细说说吧。我曾养过一头母牛,产下一头牛犊。牛犊长大了,我卖了牛犊,买一匹马驹。一个年轻人说:‘牛不能生马。’就把马驹牵走了。我的邻居听说了,认为我很愚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