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pdfVIP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二届全国青年材料科学技术研讨会(2009年11 月27-30) 5 特种功能材料 电致变色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前景 徐娜,沈晓冬,崔升 (南京工业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9 ) 摘 要:电致变色材料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应用前景的智能材料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广泛研究。本文对 目前主要的电致变色材料作了一个概括,介绍了一般电致变色器件的构成,并且展望了电致变色材料的发 展前景。 关键字:材料物理化学;电致变色材料;器件;前景 Research Progress and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chromic Material XU Na ,SHEN Xiaodong,CUI Shen (College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As one of the intelligent materials with hug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studied during the past several decades. In this review, the main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 were generalized and the structure of electrochromic devices was introduced.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 of electrochromic materials was also prospected. Keywords: physics and chemistry of material; electrochromic mateials; devices; application 1 前言 变色现象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比如我们熟知的变色龙,它的体色会随着周围环境的变 化而改变。人们感兴趣的是一类具有可逆的变色现象的物质,即可利用一定的外界条件将它 们的颜色进行改变并且在另外一种条件下将其还原。目前发现的变色现象主要有4类:电致 变色、光致变色、热致变色和压致变色[1],其中又以电致变色研究得最为深入。电致变色是 指材料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稳定可逆变化的现象[2] 。当材料在电化学作用下发生电子与离子的 注入与抽出,使其价态和化学组份发生变化,从而使材料的反射与透射性能改变,在外观性 能上则表现为颜色及透明度的可逆变化。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电致变色材料中电荷 的注入与抽出可以通过外界电压或电流的改变而方便地实现,注入或抽出电荷的多少直接决 定了材料的致色程度,调节外界电压或电流可以控制电致变色材料的致色程度;(2)通过改 变电压的极性可以方便地实现着色或消色;(3) 已着色的材料在切断电流而不发生氧化还原 反应的情况下,可以保持着色状态,即具有记忆功能。 自1969年Deb发现非晶WO3薄膜具有电致变色效应以来,电致变色薄膜材料以其特殊的 性能成为了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70年代电致变色器件的问世,80 年代美国科学家研究的“灵巧窗”都是在电致变色材料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3] 。而今,电致 变色材料的颜色变化的定义已不再局限在肉眼所观察到的范围,而是对于近红外、远红外以 作者简介:徐 娜(1984—) ,女,江苏无锡人,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电致变色材料; 通信联系人:沈晓冬,教授。E-mail: xdshen@njut.edu.cn 5 特种功能材料 [4] 及微波区域等电磁区域的一种响应 。主要的电致变色材料主要有以下几种: 2.1 过渡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氧化物中金属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稳定, 在一定条件下离子价态发生转变, 形成混合价态离子共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