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储托底,期价下行有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收储托底,期价下行有限.doc

收储托底,期价下行有限 需求低迷,棉市难有做为 一、2012年四季度行情回顾 1、美棉连创年内新低,期价回落至起涨点 受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及全球新的生产年度棉花产量增长、库存上升以及下游需求萎缩等因素的影响,ICE美棉主力3月合约连续下破支撑,12月14日最低探至84.35美分/磅,创下了自去年8月底以来的新低。截止12月23日,美棉3月收盘于87.24美分/磅,与三季度末的97.42美分/磅相比,下跌10.18美分/磅,季跌幅10.45%。受中国收储影响,美棉虽一路走低,但与二、三季度相比,跌幅有所收窄,期价已回落至2010年8月棉花暴涨行情的起涨点位置。 (图1 ICE美棉走势) 2、国内收储托底,郑棉延续低位整理 本季度开始,新棉陆续上市,9月22日启动收储预案后,由于新棉上市价格较高,收储开始后出现连续7个工作日零交储。进入第四季度后,受外棉下跌影响,国内棉花现货价高开低走,交储逐渐趋于活跃,收储行情成为主宰国内期、现货行情的主旋律。郑棉主力合约1205受外盘下跌带动创下年度新低19850元/吨,受收储价格及资金退潮、投机趋淡影响,郑棉价格延续低位整理,截止12月23日,1205合约季度高低价差仅为960元/吨,振幅仅为4.6%。 二、棉花基本面情况分析 1、2011/12年度全球棉花供大于求,库存增长,消费降低 12月23日权威棉花刊物COTLOOK称,2011/12年度全球棉花库存预计达到408.8万吨,较11月份预估的355.6万吨调升14.9%。报告同时指出,全球棉花需求受创,2011/12年度全球总需求预计2271.5万吨,较11月份预估的2352.3万吨调减3.43%。对全球棉花消费位列前两名的中国、印度2011/12年度棉花消费量分别下调了50万吨和8万吨。 据USDA对全球棉花产销情况预测,2011/12年度全球产量将达到2687.2万吨,比上一生产年度增长7.06%,全球消费量预测为2424.3万吨,较上一生产年度减少2.47%,同时今年度供过于求262.9万吨。 (图2 USDA统计全球棉花生产状况) 2、 国内棉花产量增加、消费量降低,供求缺口缩小 据USDA最新报告预测,2011/12年度中国棉花产量为729.4万吨,较上一年度的产量增加了65.3万吨,而消费量为979.8万吨,消费量减少了21.7万吨,这一变化直接导致11/12年度棉花期末库存将增至338.6万吨,同时产销差也缩小至250.4万吨,远小于上一年度的337.4万吨。 (图3 USDA预测中国棉花产销状况) 进入2011年以来,USDA已四次调低中国国内棉花消费量,从最初预测的1023.3万吨直至12月预测的979.8万吨,共减少4.25%,即43.5万吨。 (图4 USDA多次调低中国消费) 今年外棉价格与国产棉价格的价差逐步扩大,使得今年从10月份以来的棉花进口量较往年相比有了较大增幅,11月份同比增长199.8%。 (图5 我国棉花分月进口数量与金额) 化纤、纱、坯布的分月生产销售情况,今年随着生产成本的提高纱、坯布的销售也受到不同影响,图表上显示,今年化纤、纱、坯布与去年基本持平,增速明显放缓。 (图6 化纤、纱及坯布的分月产量) 进入2011年3月以来,1%配额关税下外棉港口提货价逐步走低,从3月8日的40041元/吨降至12月28日17099元/吨,与国储托底的国产棉相比,纺企更愿意选择价格低廉的进口棉。 (图7 1%配额关税下外棉港口提货价走势) 9月22日,国家启动棉花临时收储,随着棉花价格的走低,收储量从最初连续7个交易日的零收储逐步攀升至5万吨左右的日成交量,截至12月26日共收储1878610吨。随着收储量的增加,市场上流动的棉花减少,棉价也随之稳中有升。 (图8 2011年度棉花国家临时收储统计) 国内棉花基差由弱转强,向零轴逼近,说明国家收储对稳定棉价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图9 撮合近月与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基差走势) 随着ICE美棉价格的不断走低,外棉到港价已跌至17000元/吨之下,其与郑棉的基差继续趋弱。 (图10 外面到港价与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基差走势) 综上所述,第四季度郑棉几乎处于区间震荡走势,后期主要关注收储量的统计,随着收储量的增加,市场上供过于求现象好转,关注下游需求是否有所改善。 在收储结束之前,收储行情仍将延续,棉花市场短期内难有作为。2011年12月2日结算时起,郑州商品交易所调低了棉花期货合约的初始保证金水平由原来的12%调整为10%,同时缩小了棉花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幅度,由原日涨跌幅度7%缩小至6%,其目的也是为增加棉花期货的活跃程度。 交易所调整合约后,盘面曾两度出现日内放量增仓上行行情,盘面趋于活跃,但由于受收储行情的制约,并未形成连续的放量增仓,因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