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都大道成绵乐双线大桥(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临时支墩计算书.doc

驿都大道成绵乐双线大桥(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临时支墩计算书.doc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4标段 驿都大道成绵乐双线大桥 (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临时支墩计算书 中南大学 2012年3月 成绵乐铁路客运专线CMLZQ-4标段 驿都大道成绵乐双线大桥 (40+64+4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 临时支墩计算书 计算: 复核: 审核: 中南大学 2012年3月 目 录 一、项目概况 1 二、计算依据 1 三、计算荷载 2 3.1 梁体自重不均匀 2 3.2 8#块混凝土浇筑不同步 2 3.3 8#块浇筑时挂篮移动不同步及挂篮机具重量偏差 3 3.4 施工材料堆放不对称 3 3.5水平风荷载 3 3.6 竖向风荷载 3 3.7 荷载组合 3 四、临时支墩验算 4 4.1 模型 4 4.2 计算结果 4 4.3 临时支墩承载力验算 5 4.4 临时支墩间支撑的计算 7 五、临时支墩与承台固结验算 7 5.1 局部承压验算 7 5.2 临时支墩与承台连接构造建议 8 六、临时支墩与梁体固结验算 8 6.1 计算方法及模型 8 6.2 荷载及边界条件 9 6.3 工况一a计算结果 10 6.4 工况一b计算结果 14 6.5 工况二计算结果 17 6.6 结果分析 21 6.6.1 箱梁整体受力 21 6.6.2 支墩处箱梁底板横向受力 21 6.6.3 支墩顶处箱梁局部承压 22 七、桥墩桩基计算 23 7.1 下部结构构造 23 7.2 不考虑成渝线桥墩计算 23 7.2.1模型 23 7.2.2 计算结果 24 7.3 考虑成渝线桥墩计算 25 7.3.1模型 25 7.3.2 计算结果 25 八、结论及建议 27 8.1结论 27 8.2建议 27 一、项目概况 驿都大道成绵乐双线大桥为跨驿都大道的(40+64+40)m双线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施工。该梁部为变截面箱梁,设有2个T构,每个T构设有1个0#块和7个悬浇节段,0#块梁高5.3米,合龙段以及边跨现浇段梁高为2.9米,梁体高度自悬臂根部至6#段端截面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该段连续梁下部主墩为圆端形实体墩,墩身高度均为3米。桥梁合龙顺序为先边跨后中跨,最终完成体系转换调整成桥内力。桥梁合龙前,梁体固结于临时墩身上,待中跨合龙后拆除临时支墩。 临时支墩设于主墩两侧,支墩采用钢管混凝土截面,直径1m,钢管壁厚12mm,钢管内混凝土采用C40混凝土。每个0#块下设四根钢管混凝土支墩,纵向间距5m,横向间距5m。 临时支墩示意图 本次计算包括临时支墩的强度、稳定验算及支墩与承台、0#块混凝土的连接计算、局部承压计算等内容。 二、计算依据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2、《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 3、《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4-2005 4、《铁路桥涵地基和基础设计规范》TB10002.5-2005 5、《铁路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悬灌浇注施工技术指南》TZ324-2010 6、《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 7、《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28:90 8、《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 9、《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三、计算荷载 桥梁对称悬臂浇筑到最大悬臂状态时,T构受施工荷载、风荷载等的影响,此时临时支墩受力最不利,故计算以最大悬臂状态为基本结构进行验算。计算荷载工况包括: 1)梁体自重不均匀 2)8#块混凝土浇筑不同步 3)8#块浇筑时挂篮移动不同步及挂篮、施工机具重量偏差 4)施工材料堆放不对称 5)水平风荷载 6)竖向风荷载 3.1 梁体自重不均匀 梁体混凝土容重取26.5kN/m3,考虑梁体自重不均匀,1’#~7’#超重5%,1#~7#自重减少5%,即1’#~7’#块容重取27.825 kN/m3,1#~7#块容重取25.185 kN/m3。 3.2 8#块混凝土浇筑不同步 边跨合龙段8#块混凝土重量为51.15t,本桥为先合龙边跨,后合龙中跨,所以加载时将边跨合龙段混凝土重量加在T构上,中跨合龙段不加载。 3.3 8#块浇筑时挂篮移动不同步及挂篮机具重量偏差 边跨合龙时边跨挂篮前进一节段,中跨挂篮不移动,挂篮及机具重量取550kN。考虑挂篮、施工机具重量偏差,左侧挂篮机具重乘以1.2,右侧挂篮机具重乘以0.8。 3.4 施工材料堆放不对称 考虑梁体上堆放工具材料,左侧悬臂作用有10kN/m均布荷载,右侧悬臂空载。 3.5水平风荷载 根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第4.4.1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