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导学案(最终稿).docVIP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导学案(最终稿).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导学案(最终稿).doc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1课时)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结合图示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理解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及其危害。 2、通过阅读黄土高原的位置、露天煤矿、植被破坏等图片,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成因和人为成因。 3、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综合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措施, 通过黄土高原案例分析,初步学会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 2、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 难点: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分析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从而了解区域地理分析的一般方法和技能。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教法:创设情景、设疑、评价总结 学法:寻找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水土流失的成因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展示国庆六十周年群众游行图片——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动作豪迈粗犷,舞姿刚劲奔放,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纬度: °N ~ °N 之间 。 5、地貌: 思考:黄土高原的形成和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形成相同吗? 【设计意图】选取材料,让学生通过文字材料获取一定的知识,加深其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印象,进而能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性。 【活动三】合作讨论——分析环境问题产生的危害 材料一:会跑的土壤 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厘米,黄土最厚处达400米。而现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厘米以上,土壤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20~400倍。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约4000万吨。有外国人惊讶地说道:“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毛细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请同学们根据材料说明“会跑的土壤”对黄土高原生态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1)水带走了什么? (2)是表层土还是深层土? (3)两种土哪种含营养物质更多? (4)这样会对耕地造成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地上悬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它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品格,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而被亲切的称为“母亲河”。但是黄河也以泥沙含量高而著称,在下游甚至成为高悬地面之上的“地上悬河”(图3-1-3),它也因为频繁的洪灾成为一条“害河”。请同学们回忆初中学过的黄河的相关知识解释: ①“地上河”是怎样形成的? ②它对黄河下游地区所造成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材料三:最年轻的土地——黄河三角洲 黄河三角洲及河口沿岸地区,平均每年向渤海推进1.5千米~3千米,每年新造陆地23平方千米~28平方千米。“昨日沧海,今日桑田”又一次证明黄土高原是我国,也是世界上 最严重的地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三角洲是怎么形成的? 2、黄河三角洲的泥沙从何而来?说明什么问题? 归纳总结: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 对当地的危害 对黄河下游 【设计意图】选取材料,让学生通过文字材料获取一定的知识,加深其对水土流失问题的印象,进而能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探究性。 【教学反思】 本节课侧重于从新课程理念,用科学探究学习方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的优点在于整合教学资源,用教材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自己着手分析黄土高原的范围、地貌特点,并根据所给材料分析所提出问题并且进行归纳总结,派学生代表陈述观点。很好地实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他们的自学能力,识图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本课的重点。但是否让每个学生的思维与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锻炼是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 第三单元 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第2课时) ——以黄土高原为例 【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诸如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发展的原因,森林、湿地等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了解其危害和综合治理保护措施。 【学习目标】 1、结合图示明确黄土高原的范围;通过图文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