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维普资讯
『『『7
植物生态学报 2000,24(1)111~117
^n口P BD睇越ogi∞ sial柏
植被格局的分形特征 ,
东(北林业大学森林黧至磊国家一教委)弄丽j_验室,哈尔…滨15∞4。)ff/
拙 … …
摘 要 目前植被格局研究存在一些问题,分形模型是解决这些同题的有力工具 选择从分枝到景观的各十等级
层次上若干有代表性 的研究实倒进行介绍,给出了尺度 、自相似性和分形维数在植被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方法 ,说明
了分形模型描述植被格局的实用性和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植被格局的分形机制,认为植被格局是具有 自组织
特征的分形体。最后对植被格局的丹形模型进行丁评价,提出研究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垫堇堑旦,垦童、自塑型堡。坌堡垄墼,分形机制 镬型
FRACTAL PRoPERTIESoF VEGETATIoN PATTERN
MA KeM ing ’andZU YuanGang
(Op ResearchLaboratoryofFore~Pkm E~olog),·NortheastF~ stryU ji ,H rh 150040)
Abstract Someshortcomingsexistedinpresentvegetationpatternanalysis.fractM geometryisconsideredtobe
anusefultooltodealwiththoseproblems.Selectedresearchesondifferentlevels.thatis,from branchingtoland-
scape.wereintroducedfirst.the applicationofscale,self—similarity and fractaldimensionin vegetationpattern
analysiswerethenexplained.andthefitnessandchallengesofapplyingfractalmodelinvegetationpatternanaly—
siswerepointedontatlastOnthebasisoftheabovediscussions,thefractalmechanismsofvegetation pattren
WaSdeclared,whichmeansvegetationpatterncanberegarded asafractalwith self—organizingproperties.The
fractalmodelofvegetationpatternwasevaluated and prospected,someproblemsneedtobecaredaboutin re—
searchwereputforward.andsomefuturedevelopingdirectionswerepredictedattheendofthepaper.
Keywords Vegetationpattern,Scale,Se lf—similarity,Fractaldimension,Fractalmechanism
植被格局一直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直到 到景观在各个层次上的空间格局的研究,是分散、独立
今天一系列问题仍然悬而未决。作者认为主要原因有 进行的。虽然各个层次上已经具备一些较为适用的方
两个 : 法,但是研究结果分散独立 ,无法切实说明一个植被格
其一.研究缺乏系统性 以往植被格局研究一般仅 局的成因和机制。相反,如果我们从景观层次逐步剖
考虑种群水平和群落水平的空间分布.研究层次明显 析,直至个体和分枝水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有机缓蚀剂与金属作用的机理.pdf
- 有机肉类研究动态_梁成云.pdf
- 有机肥中有机质_氮_磷_钾的测定过程应注意的问题.pdf
- 有机肥厂基本状况与建设方案.doc
- 有机肥发酵剂应用效果的研究Ⅰ有机肥发酵剂菌种的筛选.pdf
- 有机肥和化肥不同比例配施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_朱宝国.pdf
- 有机肥对菜豆产量及土壤培肥效果的研究.pdf
- 有机肥市场分析.doc
- 有机肥成分分析.doc
- 有机肥料利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1化学发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0分子荧光分析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2色谱分离过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5气相色谱仪与固定液.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4色谱定性定量方法.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6气相色谱检测器.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9液相色谱固定相与流动相.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7气相色谱分离条件的选择.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28液相色谱仪器与类型.pdf
-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环境分析技术》课件-3 原子光谱和分析光谱.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