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伤寒论听课笔记.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3: 自汗到虚,冒虚汗,桂枝汤4g+附子(泡附子1g),每天三次,一周恢复;不吃生冷饮食。 麻黄汤,阳虚体质人不能用;只能用桂枝加附子汤。 脉浮缓,流得出汗,用桂枝汤; 脉浮紧,流不出汗,怕冷,骨节痛,用麻黄汤; 脉浮紧,流得出汗,怕冷,骨节痛,桂枝加附子汤; (痉病篇 脑炎)小儿麻痹:会出现一种中间的状态,一边发烧,脉浮紧,一边怕风怕冷,同时流汗不止,此时适用桂枝加附子汤证; 附子:母根名乌头,3年后长出角,叫八角大附头;天雄,即八角大附子,不长须,向下长,变为天雄,长条状,很难买。 10-4 须要一个小时沸、滚,才能去毒(此时皮会脱落)。附子一离开土,就会坏,用盐卤水腌制起来。然后,切片泡洗后(2个小时),迅速入药,主治泄阴实,此类人脉相为阴实之脉,及脉在骨头边硬硬的,用药后会松掉,再补阳就能补进人体; 炮附子,熟附子,功用为补阳气,如要破阴实,须要40到50克。 瓜蒌瞿麦丸:出自《金匮要略》,以瓜蒌根、茯苓、怀山药、附子、瞿麦五药组成,治糖尿病。 附子和半夏,小青龙汤 原产地:四川绵阳 真武汤,很多附子反而不易上火,能补进去。 10-5 生附子,如果吃起来发麻,毒未去尽;熟附子,如果有点麻的感觉,反而有效果;中附子毒,有时脸肿,那就是真中毒; 解毒方法:1、蜂蜜水;2、生姜煮水;3、原汤化原食,把药再多煮一会,喝下去; 桂枝加附子汤,治感冒,附子煮久点;如果治面瘫,脸麻木,就稍微煮短点,这样药效比较锐利; 黑附片,很多是色素染成; 黄附片, 白附片,毒性近似生附片; 白附子,敷脸的美容药。注意区别。去药房,就说买炮附片。 《神农百草经》讲附子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内脏、脾胃)、治金疮(防破伤风,现在用蝉衣酒(傅青主,知了壳,煮在绍兴酒里,喝了出身黏黏的汗就好了),是特效药)破阴实,风湿; 通风,肝、肾不好; 平常吃辣的人,附子(大黄)要多点。 当归、生姜、羊肉汤,3斤羊肉、一枚附子(2两3两)(一定要把盐泡掉,要不然会很咸),加当归,生姜;如果身体阴寒之气浓,吃下去可能会狂上火,可以事先吃厚朴温中汤。 怕上火,还可用香附(莎草的根)打粉,吃下去。 羊肉,尽量买没有冰冻过的。 11-1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满约等同闷) 脉促、胸满,太阳病开错药,用下法把元气拉下来,病邪进入,有很多可能性,其中脉促、胸闷就是常见的症状;脉,跳动频率快叫数(身体有热),促,阳虚会出现,脉跳动不足提供足够能量,所以会频率高,但会少跳一下;脉结,频率较正常,但会出现一次跳两下的情况;脉代,跳动频率正常,但会少跳一下;代脉,病理可能五脏六腑死掉一个两个; 芍药把药性框住,往里面拉。去芍药,把桂枝汤药效舒布全身; 太阴篇,桂枝加芍药汤,桂枝汤就完全在里面作用; 桂枝、芍药单独用药性很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芍药往里拉的力量会很强很强;桂枝去桂加黄芪汤,同样。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宋本) 微恶寒,脉微弱,恶寒; 冠心病,有胸闷,胸口绞痛(只在天黑、天寒、累了出现症状)可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提升心阳。近代主张加活血化瘀的药。 心室肥大、心肌肥大、血管堆积杂物,数阴实; 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可能进入三阴经;古代可能传到阳明或少阳;如疟状,发热恶寒,往来寒热是少阳病;热多寒少,不是真正得疟疾(大寒大热);其人不呕(标示少阳病,脉弦,嘴苦,头是否昏),清便欲自可,清,动词,如清血,拉大便的意思;欲,古通续,总体即大便还能拉得出来(标示,无阳明病症)。一日二三度发,一天发热两三次,(小柴胡汤症的发烧,一般一日一次,一般属少阳病症)。脉微缓者,为欲愈也;微(反洪)缓(反紧),是说病快好了。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阴虚,血分的能量很微弱,理论上烧不起来,如能烧起来,即阳虚的烧,阴阳两虚的烧,不能发汗、下或吐法治疗,面色反有热色者,皮肤表面血管充血,用麻黄汤即虚脱,不用麻黄会把药性挡出来;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标示,食物过敏,身体元气足,会把毒性逼出表面)桂枝麻黄各半汤,三分之一桂枝汤,三分之一麻黄汤,顿服,只吃一顿。 异味性皮肤炎,是肾脏分泌,肾虚就分泌不出类固醇;西医就是用类固醇来治疗; 脉浮紧细,风湿,痛风,可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林古本,六气篇) 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躁,火烧头,热闷在里,做不得,站不得,来回跑动,症状最轻的人会抖腿 烦,心理很不耐烦,里面有热,肌肉里有热,阳气被阴浊之气包住。如吴茱萸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yang9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