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州支柱产业分析
江苏常州制造业发展源远流长,自晋代始就有梳篦等家庭手工业出现,明初常州成为全国33个较大的手工业城市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常州制造业一直保持了高速发展,已形成了以机械、纺织、化工、冶金和电子等产业为支柱的完整的产业体系。550kv变压器、挖掘机、装载机、城市客车、数字视听设备等工业产品一度形成很高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并打造出黑牡丹、常柴、东风、新科等产品品牌。
1 常州市制造业的地位与发展现状分析
1.1 常州制造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
常州制造业工业企业数占江苏省的11.67%,其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产品销售收入、利润总额等各项经济指标所占的比重均在近8%及其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8.28%(见表1-1),这充分说明常州制造业在江苏省制造业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
表1-1 常州制造业在江苏省制造业中的地位 (单位:亿元)
指标 工业企业个数 工业
总产值 工业
增加值 资产
合计 产品销售
收入 利润
总额 利税
总额 常州市 4181 3241.77 740.33 2247.47 3192.37 138.65 220.63 江苏省 35819 39153.82 9560.17 27042.03 38773.02 1754.03 2842.13 百分比% 11.67 8.28 7.74 8.31 8.23 7.91 7.76 注:该表中工业企业只包括国有企业及500万以上的非国有企业。
资料来源:《常州统计年鉴2008》、《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
江苏省是制造业大省,也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江苏制造业经济总量和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全国第二,其中,常州市功不可没,2009年常州的GDP在江苏的排名为第五,这表明常州制造业在江苏省国民经济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制造业在常州市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制造业是常州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从产业结构来看,2009年常州市三次产业比重为3.6:56.8:39.6,第二产业比重显然最高,而工业占第二产业总量的90%以上,制造业又占工业总量的98%以上,可见制造业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从经济总量指标看,2009年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完成总产值2467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587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45%;从资本投向看,全市制造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89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50.6%,是外资和民营资本的主要投资领域;从对财政贡献看,全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完成利税156亿元,其中利润93.3亿元,上缴税收62.7亿元,接近全市财政收入的28.4%,是常州市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从就业看,2009年,全市共有制造业企业2.2万多家,职工总数超过89万人,占全市从业人员的36.86%,制造业新增25万个就业机会,占全市所有行业新增就业机会的50%,是安民富民的主要途径。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常州制造业虽然在我国制造业中所占的比重不大,但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制造业在常州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已经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与此同时,常州制造业是江苏制造业和工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江苏制造业和工业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江苏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2 常州制造业优势产业分析
常州制造业已成为常州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展开,需要对常州市产业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和调整,选择能够带动常州市制造业迅速发展的优势行业显得尤为重要。
2.1 行业比重分析
表2-1常州市制造业主要产业(2008)
行业分类 行业 工业总产值(万元) 所占比重(%)
支柱行业
纺织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 2809535
2295378
2292004
13.2l
10.79
10.77
主要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
设备制造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2123328
2086988
1399158
1137110
9.98
9.81
6.58
5.35
重要行业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金属制品业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塑料制品业
医药制造业 1027294
899756
841450
809271
737462
571098
261092 4. 83
4.23
3.96
3.80
3.47
2.68
1.23 资料来源:《常州统计年鉴(2008)》
行业比重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一直被作为评判地方支柱行业的一个指标,它反映了行业的规模和在一个地区的集聚情况,为了更好的认识常州制造业发展情况,这里按照行业比重将制造业行业化为四个类型:(1)支柱行业,指占工业总产值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DL_T 267-2023 油浸式全密封卷铁心配电变压器使用技术条件.pdf VIP
- 一种新型的化纤打包机.pdf VIP
- 山东黄金集团招聘考试题库.pdf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pdf VIP
- 环形混凝土电杆标准.pdf VIP
- 专项施工方案.docx VIP
- NB∕T 47018.4-2022 承压设备用焊接材料订货技术条件 第4部分:埋弧焊钢焊丝和焊剂.pdf
- 山西博大集团寿阳京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兼并重组整合矿井地质报告.doc
- 贵州省黔西南州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烟气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培训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