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变形过程中硫化物迁移和富集特征的实验研究
与 瑞,张志年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61)
0引言
岩石变形是典型的物理学过程,而成矿物质的活化和迁移及富集属于化学动力学过程。长期以
来,人们根据野外地质现象的研究与总结,发现两者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而有人提出了构造成岩
成矿的理论,随后也有人在实验领域进行了相关研究0_lo]。为了充实相关的实验内容,我们进行了
关于变形过程中硫化物迁移和富集规律的实验研究,现具体介绍如下:
l实验样品
本次实验以粉末合成材料为实验样品,具体构成如下:斜长角闪岩粉末+硫化物粉末,粉末粒级
为120目以上,将其均匀混合并冷压成型,制成直径25mm,高度30mm的圆柱体。样品中的硫化
物含量见表1-1。
表卜l样品中的金属含量(ppm)
Table卜1Thecontentsofmetallineinsample
成份 Cu Pb Zn Fe Mo Ni
含量 350 25∞ 20∞ 41)∞ 70 25
2实验条件
本次实验的条件见表2-1。
表2-l实验条件
Table2-1Theconditions
ofexperiment
温度(℃) 圈压Ovtpa) 应变速率 变形量(%)
5∞ 200 10-/s 18
3实验结果及分析
3.1实验后样品的客观特征
将上述条件实验后的样品取出,发现其外表形状发生了改变,原来规则的圆柱形变成了鼓形。
将样品平行柱面切开制成光片,可以清楚地看到样品内部发生了明显的变形现象。具体表现为两组
共轭剪切带(S)及中央部分的强烈挤压
区(SP),表现为强片理化带,以及两端
的挤压区(P)和两侧的拉伸区(T)(图
3一1),并可以看到硫化物的迁移和富集
现象。
3.2实验后样品的显微特征
3.2.1硫化物的迁移和富集特征 图3一l 变形后样品的宏观特征
Structuralzonationzonation afterdeformation
通过对实验样品光片的显微镜下 Fig.3-l ofsample
作者简介:马瑞,男,教授,吉林大学,E-mail:zhuzp@jlu.edu.on.
290
第三届全国矿田构造与地质找矿理论方法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观察研究发现,原来均匀分布在样品中的硫化物颗粒发生了明显的迁移和富集现象,具体表现为:
(1)在SP(强烈挤压)区,硫化物的粒度和含量与其它部位硫化物的情况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
化,强烈挤压区内的硫化物粒度变小,含量变少.
(2)在S(韧性剪切带)区,硫化物在剪切带的裂隙中发生了富集,形成了硫化物条带,在剪切带
的中间部位,硫化物条带的形态比较规则,显示出明显的充填特征,而在边缘部分,硫化物条带则
不太规则,但无论是在粒度上还是在数量上,该带内的硫化物都较SP区的硫化物要大和多。
(3)在P(压缩)和T(拉伸)区,硫化物的粒度和含量介于上述两个区域之间,表明该两个区域的
硫化物变化不明显。
3.2.2硫化物的迁移方式
显微镜下对实验后样品的观察研究表明,原来呈棱角状的硫化物颗粒形态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发育了溶蚀港湾和蚕食状构造,表明了流体的活动迹象特别是形成于S区域内的硫化物条带以及黄
铁矿和方铅矿的镶边共生现象都说明了硫化物是由热液中沉淀结晶的结果。
4结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