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编制说明
一、起草标准的目的意义
猪肉及其制品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农产品之一。2007年,我国出口猪肉创汇达9.10亿美元。多年来,猪肉及其制品的出口贸易对拉动我国畜牧业发展、发展农村经济、促进社会稳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动物疫情的日趋复杂和国际上对动物源性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我国猪肉及其制品出口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问题已成为困扰我国猪肉及其制品出口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方面进口我国猪肉及其制品的主要贸易国家,如日本、俄罗斯、新加坡等先后设置了名目繁多、要求苛刻的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我国猪肉及其制品的进口。日本自2006年5月29日起实施的“肯定列表制度”,对进口农产品规定了种类繁多、标准严格的检测项目。仅猪肉一个商品就涉及了428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此外,日本还实行了一律标准,即除了428项农兽药残留限量指标和豁免物质外,其它农兽药残留限量一律为0.01mg/kg。新加坡从中国进口猪肉增加了硝基呋喃、氯霉素及兴奋剂等项目的检测等。2005年以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因口蹄疫疫情停止了我国猪肉进口;另一方面,我国猪肉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生产环节也存在着生猪饲养方式落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兽药生产、销售市场管理混乱,违禁药物屡禁不止、食品添加剂乱用造成猪肉及其制品中农兽药残留超标甚至被检出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多次被国外通报。因此,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存在严重隐患。
为应对出口猪肉及其制品面临的严峻形势,国家质检总局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对指导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执行过程中尚存在欠缺。因此,制定科学、规范的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建立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生产标准体系,使之尽快与国际接轨,是增强我国出口猪肉及其制品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二、工作简况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的编制工作是在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的组织下,由河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牵头,四川、黑龙江、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共同完成。
今年1月份,河南局召集起草单位有关专家召开了《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制定研讨会,明确了《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控制规范》起草的目的和意义,确定了标准的总体思路和框架,3月份,河南局组织有关专家起草了初稿,并发放给起草单位专家及相关科研、生产和出口企业征求意见。经过反复讨论和修改,今年6月,将征求意见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在全国范围内征求意见。目前,共征集到9单位59条意见。其中采纳37条,未采纳22条。
三、编制原则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的要求,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编制的原则:
1、以出口猪肉及其制品的质量安全控制为目的,按照食品质量安全生产“从农田到餐桌”整个食品生产链控制的理念,建立出口猪肉及其制品生产从生猪饲养、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全过程的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并针对影响出口猪肉及其制品质量安全的主要问题—动物疫病和农兽药残留发生在生猪饲养环节,因此,把生猪饲养过程质量安全控制纳入本规范。
同时,本规范结合目前我国食品生产现状况,将河南局探索多年,并取得了成功经验,且已经写入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的 “公司+基地+标准化” 的食品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多入了本规范。
2、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是在出口猪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已经取得了国家有关部门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的基础上建立的猪肉及其制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规范,因此《屠宰和肉类加工企业卫生注册管理规范》、《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及其应用指南》等有关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规定的相关内容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不再重复。
3、考虑到我国出口猪肉及其制品生产企业经济还比较落后的实际情况,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产品质量安全控制的最基本要求(最低要求),在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以尽可能地降低出口企业生产成本。
4、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的条款尽可能规定具体、准确,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在实验室检验检疫方面,对样品采集数量、检验项目和方法等,尽可能进行具体规定。但由于不同国家或地区要求的检验项目和方法不尽相同,故指导性技术文件规定了应根据进口国家或地区的要求确定检测项目和方法。
5、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参照了主要进口国家(如日本、新加坡、俄罗斯、吉尔吉斯、香港、澳门)的技术法规和标准,特别是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RCP 58-2005, 《CODE OF HYGIENIC PRACTICE FOR MEAT》、GLOBAL GAP、HACCP规定,因此,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内容简介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共分12个章节,内容涵盖了从生猪饲养、屠宰、分割、加工、包装、储存、运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