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考现代文阅读 整体阅读策略浅谈 包三十五中学 张之炜 整体阅读概念 整体阅读,是一种基本而又综合的能力。它主要指阅读时从整体上感知、理解、概括、评价文本的能力。 具体为: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 2、整体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 3、整体评价文章的思想、情感、语言风格与表达技巧等。 整体阅读能力可分为三个阶段: 初读:理解文意,把握中心; 细读:品析语言,领会含义; 精读:深入探究,概括评价; 初读阶段: 理解文意,把握中心; 要解决的问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意; 示例一 样卷一:《数星星的老人》 13、文章开篇说两位老人“像孩子似的数着天上的星星”,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点拨思路:人物与事件是本文的核心,首先要确定主要人物,明确文章的主要事件,再围绕“数星星”一词,思考人物表达出的情感。 思考步骤:①主要人物是谁(和谁); ②做了什么事? ③在什么情况下? ④结果怎么样?(体现什么情感思想?) 示例二 样卷二:《人造树叶》 18、科学家为什么要研制人造树叶? 点拨思路:说明文阅读,首先要明确说明的对象,并能概括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借助对文章结构段落的分析概括,或是寻找行文间的关键词句归纳整理,均能准确的予以回答。 思考步骤: ①说明对象是谁(题目暗示) ②(能)怎么样? 参考答案: ①人造树叶 ②(能)实现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转化 ③(能)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和解决全球气候改变的问题 示例三 样卷二:《积攒快乐》 23、从全文看, “积攒快乐”指的是什么? 点拨思路:题干,暗示了要从读懂全文的基础上来把握文意。本文没有明确指出文章的中心论点,这就需要指导学生从题目、从结构,从段意的概括等方面入手,抓住“积攒”一词,对全文重点内容进行信息整合。 思考步骤:①论说对象(或范围)是什么?(快乐) ②论说对象怎么样?(要积攒快乐) ③怎样积攒快乐? (以积极态度、积聚快乐、抛弃不快乐) 参考答案: ①(要积攒快乐) ,(要)以积极态度对待人生 ②(要)向生活寻求快乐, ③(要)努力积聚快乐 ④(要)抛弃一切不快乐 错因探查 1、记叙文,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准确;语言表达用词欠精炼; 2、说明文,没有读懂文章,不会寻找关键词语,概括文意不准确,丢掉关键词句; 3、议论文,思路不清晰,不能从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概括、归纳。 初读阶段: 理解文意,把握中心; 要解决的问题: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意; 2、体会作者或作品的思想情感及立场观点; 示例四 样卷一:《数星星的老人》 14、从行文顺序看,文章的第②段属于什么顺序?作用是什么? 点拨思路:这是对学生文体基本知识的考察。在整体感知文章的基础上,需要归纳出记叙文的六要素、记叙顺序、记叙线索等,并能对他们的基本内容和作用有一定的熟悉程度。 参考答案:①插叙(主要人物在不同时间、地点做不同的事) ②交代两位老人拾荒的原因 ③为后文两位老人接济子女做铺垫 示例五 样卷二:《积攒快乐》 24、分析第③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点拨思路:“人们常常无端的不快乐或自寻烦恼”这句话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这需要学生具有基本的划分文章结构,归纳文段段意,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分析的分析、概括等项能力。 参考答案:①高度概括下文的内容 ②是下文的总起句,(与下文构成总分关系) 错因探查 1、作用即对事物产生的影响、效果、用意好坏的评价。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考察学生多文章综合理解与评价能力,属于阅读基本能力范畴。 2、回答这类问题,要指导学生从结构、内容两方面去阐述。 3、进行专项训练,注重积累与总结。 示例六 《花开半时偏妍》 2、第⑤段是如何阐述“ ‘半’的智慧也表现在艺术创作的留白上”的?请简要回答。 点拨思路: 1、此题考察学生对论证结构的分析能力。 2、解答此题,首先要把审题的目光聚焦到“如何阐述”四个字上,明确设题意图;其次找到文段,概括归纳整段内容及层次结构;第三,要根据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在语言上简洁表述;最后归纳总结出(分)论点。 3、在初读阶段,一定要指导学生真正读懂文意,理清层次,紧密结合文段阐述。 参考答案: ①首先阐述抽象无形之物难以入画; ②接着举出齐白石留白的经典例子, ③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