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功能建筑中的冰水混合蓄热系统.doc
Heat and Mass Transfer 37(2001)597-604 Springer-Verlag 2001
多功能建筑中的冰水混合蓄冷系统
M.J.Wang,N.Kusumoto
A 建筑面积,㎡
COP 透湿系数
E 年消耗功率,KW·h
IPF 冰堆积因数,%wt
Q 制冷量,W
P 额定功率,W
T 温度,℃
ac 空气调节
c 供冷
h 供热
hs 热源
ig 冰生成
n 夜间
t 合计
冰水混合液是冰晶体和液体的一种混合物,一般液体是由水和冰点下降的二元溶液组成,如乙二醇、乙醚、氯化钠溶液。
由于冰晶的融解潜热,冰水混合液拥有很高的蓄能密度,又因为大量冰晶的产生增加了传热面积使之拥有很高的了冷却速率,在冷却过程中能继续保持低温,冰水混合液
的这种特性使其应用广泛。例如,冰水混合液直接作为冷媒成功地用于鱼和其它产品的冷藏[1],作为自然制冷剂用于铁路货物冷藏[2]。
随着人们对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冰水混合系统在空调业中的使用始于80年代中期,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由于多功能建筑中自动办公设备和工作时间的集中急剧增长产生了很高的冷负荷,这导致了能耗需求的不平衡,因为空气调节所需的能量一般占到了所有运行费用的一半,而在白天已被用完。为平衡用电负荷和改善能源可利用率,众多事业单位通常采取集中措施——鼓励夜间用电。在日本用电费用包括基本费用和仪表测量费用,前者通常以提供的最大用电量KW确定,后者以功率消耗KW·h确定,同时商业用电在夏季(6月-9月)、夜间(10pm-8am)使用特殊电价来调节用电冲突,进一步通过调节峰值用电来缓解这种矛盾,平均开来,夜间用电费用之占白天用电的1/5。
蓄冷系统有益于事业单位和用电户,靠削减峰值用电负荷,转移用电负荷使之均匀化或采用移峰策略到夜间使用廉价电。对于现代建筑群,蓄冷系统的冷媒水根据透湿系数也是有效的,但由于大的建筑空间要求扩展的管道、高的维护费用、无效的蓄冷而没引起人们的关注。相反地,拥有50%冰堆积因数的蓄冷系统,可以将蓄能罐的尺寸减小到原来尺寸的1/9,这归因于(0-13℃)冰的熔解与(7-13℃)水的热量之差。冰水混合蓄热系统进一步显示了自身的优点,例如有较小偏差低的排水温度、弹性符合的控制和较高能量的夜间转移费用。甚至,冰水混合系统在含有30%冰碎片时,靠减小水循环的体积超过80%来改善烯烃的能耗率而维持同等的冷负荷和泵功率,在相同流量和泵功率条件下,它可能增加六倍的制冷能力。
由于90年代初,首批大型冰蓄能系统在日本The Crystal Tower Of Osaka成功安装[3],冰水混合蓄热系统被世界各国广泛接纳,用于不同范围的建筑工程和改造工程。在本文,首先探讨了冰水混合液的生成和运行机制,然后对给出的不同的冰蓄能系统作了简单的评论,并对冰水混合蓄冷系统的运行操作做了相关描述,Herbis Osaka设备选用的实例研究揭示了系统的设计细节,控制和运行,从系统不同设备的运行测定做出了总结。
传统制冰过程涉及到制冷机表面的冰设备,如薄片式/平板式冰系统,或盘管系统。由于在这些系统表面生成的冰层增加了额外的热阻,导致有效热传递降低,因此,这类型的设备通常占地面积大,如果不是应用于集中式系统或昂贵的机械运输机或混合过程把冰转化成可泵冰水混合物是必须的,冰运输机仅仅可能用在冰系统的动力设备中。
冰水混合系统在能耗率、制冰能力和冰传输中有其内在的优势,一种普通的制冰方法是用带有旋转油环[2]或振动拉杆[4]等内置可移动部分的壳管式热交换器。另一种有效制冰方法是直接用冷却介质在冰点喷雾[5]。然而,由于水蒸汽的存在,出口必须用合适的制冷剂和重新设计系统组件。另一种制冷方法是:离开蒸发器的过冷液随流体阻塞而结晶[6],由于在冰水混合液中,冰碎片很小,并且管道中的过冷物融化可能引起管道阻塞而受限制。用水作为制冷剂是冰水混合液生成的唯一方法[7],冰水混合液的生成是在真空室中喷淋而成。除这种系统的出口需求、带有非常多的活塞排量的蒸汽压缩机需求空间外,在建筑物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使其在工业应用中Technologies of canada于20世纪70年代末研究的切削表面型过程[2]。图1给出了成冰器的图样。它用于典型的蒸汽压缩机制冷循环,由压缩机、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输液港常见并发症及处理.pptx VIP
- 海天蒙德Hi驱动器说明书.pdf
- 运动场土方工程方案(3篇).docx VIP
- 基于单片机的土壤湿度检测及控制系统设计.pdf VIP
- 2024年四川省宜宾市【辅警协警】笔试真题(附答案).docx
- GB_T 311.4-2010绝缘配合 第4部分:电网绝缘配合及其模拟的计算导则.docx VIP
-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高校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pptx
- 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x VIP
- GB_T 311.2-2013绝缘配合 第2部分:使用导则.docx VIP
- 6.3三角形的中位线 课件(共22张PPT).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