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雌孕激素水平异常在多发性大动脉炎发病中的作用探讨
多发性大动脉炎(Takayasu’s Arteritis,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
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
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受累的
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
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
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
层动脉瘤。目前治疗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主,出现明显外周血管狭窄症
状时可予抗凝,扩管治疗,出现明显肾动脉狭窄和脑缺血症状时可以考虑手术治
疗。
TA的患者多为育龄女性,男女性别比约为1:3-10。临床上可见大部分女性患
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不调和痛经,部分患者怀孕后发生妊娠早期胎儿停育。而
临床上常可见患者在孕期症状明显缓解,产后症状复发加重的情况。以上临床现
象提示我们,雌孕激素在 TA 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起到了重大作用。雌激素
[1]
调节人体免疫机制、抗动脉硬化和调控血压的作用已经得到公认 。但针对不同
的免疫系统疾病,雌激素的作用有所差别,如在骨性关节炎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
中可以改善病情,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中促进病情发展,而在类风湿性关节
炎中改善病情和促进疾病发展均有报道,这可能与雌激素的水平和靶细胞上雌激
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类型、受体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有关。近期
研究发现,TA 的女性患者血清均存在雌孕激素水平绝对升高,动脉内皮和平滑
肌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均为阳性,但雌孕激素浓度
比(雌激素/孕激素)(93)低于正常(122),孕激素在 TA 患者体内占有优势;
[2]
认为高雌激素水平和雌孕激素平衡失调是影响TA发病的重要因素 。 动物实验
表明,给大鼠口服雌激素可以造成近似 TA 的血管改变[3]。目前,有报道指出,
在 TA 活动期尝试使用孕激素或使用雌激素受体拮抗剂三苯氧胺(TAM )有确定
疗效。但由于患者多为育龄妇女,有生育要求,长期应用可干扰月经周期和导致
性腺功能异常,诱发乳腺和生殖系统肿瘤,TAM还有导致血栓性疾病的危险,在
TA上长期应用的安全性有待证实,临床上只考虑短期应用。
本病病变较广,病程较长,单纯西医治疗虽可控制病情,但药物副作用大,
停药易复发。中医药治疗 TA 疗效确实,可以控制症状,并减少皮质激素和免疫
抑制剂的应用剂量和应用时长,减轻药物副作用。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用解毒通
络法治疗活动期大动脉炎患者,疗效确实,可替代激素治疗,降低 ESR 和 CRP
水平,明显缓解症状。同时发现,大部分患者的月经不调和痛经均有不同程度的
缓解。
当今TA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现状,并不能完全解释雌孕激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
作用。正常妊娠期间,雌孕激素水平绝对升高,雌孕激素水平远高于TA活动期,
孕激素在体内优势更明显,这与 TA 患者活动期的雌孕激素改变相近,妊娠的雌
[4]
孕激素比(11.9-63.4)却低于TA 。临床上明确可见,TA患者在妊娠期ESR和
CRP 均明显下降,临床症状有明显缓解。对于不同水平的雌激素和孕激素在 TA
中的各自作用和相互作用,和雌孕激素比值的关系,值得深入探讨。
1. T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5]
T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涉及遗传.细胞和体液免疫机制、激素、
感染等多方面,目前遗传因素.免疫机制及感染在研究中较受关注,研究相对深
入。
1.1 免疫机制
1.1.1 T细胞依赖的血管炎性反应
既往研究已明确证实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反应参与了 TA 患者血管壁细胞损
+ +
伤的病理过程。TA 患者外周血 CD4 /CD8淋巴细胞比值升高.IgG、IgM 水平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