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7 气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doc
实验7 气相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目的要求
1.直接测定法测量不同温度下二氧化碳与灼热碳反应的平衡常数。
2.了解高温的测量和控制及气体的取样分析。
二、原理
二氧化碳与灼热碳的反应:
C(s)+CO2(g)2CO(g)
(rHm=157.78kJ·mol-1
假定反应气相混合物为理想气体,对于复相化学平衡,其平衡常数用各组分气体分压表示:
(7-1)
(7-2)
在实验条件下反应总压近似保持在101325Pa,
故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 (7-3)
式中Vco为标准态压力下一氧化碳的体积,V总为标准态压力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平衡混合气的总体积。本实验中对反应达平衡后的混合气体“冻结”后进行取样分析,可测出V总和VCO。
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的等压反应热效应为+157.78kJ·mol-1,是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向生成CO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而且该反应有体积变化,压力增加,反应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即生成CO2方向进行。当压力恒定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温度。故可在不同的温度下对反应平衡常数进行测量,从而考察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
该反应除考虑热力学平衡外,还要考虑动力学因素。该反应是非均相反应,CO2还原成CO的速度在低于600℃时很慢,温度高于1100℃速度才显著加快。因此,在较低温度下,反应要达到平衡需要很长时间。
三、仪器和试剂
反应装置一套(UJ-36型便携式电位差计一台;XCT-101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一台;镍铬-镍铬鎧装热电偶两对);CO2钢瓶一个;碳粒;40%NaOH溶液;液体石蜡;饱和食盐水。
四、实验步骤
实验装置如图7-1连接好,检查体系密封性。由二氧化碳钢瓶出来的气体经干燥后进入反应管,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反应。将反应后的平衡混合气体,用量气管取样,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吸收瓶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吸收,记下吸收前后量气管内的体积,就可对平衡混合气体组分进行分析。具体操作如下:
1.用二氧化碳气体流赶走体系中的空气
将三通活塞1、2、3均与大气相通,以每分钟约0.5升的CO2气流冲洗体系2~3min,与此同时,提高下口瓶II,使下口瓶I充满液体石蜡,然后将瓶II挂起。冲洗完后,关闭钢瓶,旋转活塞3使其不与大气和量气管相通。
2.充人反应原料气体
旋转活塞1,使其与反应管不通,将下口瓶II取下放桌上,开启钢瓶让以CO2气体充满下口瓶1,然后关闭钢瓶,旋转活塞1,使下口瓶I处于三不通。
3.排除贮气袋中的气体
旋转活塞2,使贮气袋与反应管不通而与大气相通(旋转活塞3)。如果贮气袋中有较多气体,先用手轻压气袋,让大部分气体缓慢排出。打开活塞4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与气体吸收瓶不通),提高下口瓶III让液体充满量气管,旋转活塞3使贮气袋与量气管通而与大气不通,下降下口瓶III,贮气袋内的余气可用此法抽尽。按此法重复几次直至量气管内的液面保持在活塞4上面一定高度处,说明贮气袋气体接近抽尽。
旋转活塞4使三不通;旋转活塞1使下口瓶I只与反应管通;旋转活塞2使贮气袋只与反应管通。
4.通电加热进行反应
接好电位差计的测量线路,通电加热,调整动圈式温度指示调节仪的控温指针到所需温度(约600℃),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控温仪会对炉温进行自动控制。
饱和食盐水
图7-1 气相反应平衡常数测定装置
5.倒气法使气体充分反应达到平衡
用电位差计测量炉温达到预定温度并稳定时,先提升下口瓶II,让液体石蜡填充瓶II,然后降低下口瓶II,让贮气袋中的气体倒向瓶I中,用倒气法来回倒气5次(每倒一次气最好静置2~3min),使体系内的CO2气体能与灼热碳充分反应达平衡。(注意:每个温度下,倒气5次的总时间应相同,约为30分钟)。
6.取混合气进行组分分析
取气前需将活塞2与4之间及量气管的气体排除。为此,打开活塞3和“1使与大气相通。提高下口瓶III,让饱和食盐水充满整个量气管及活塞3下方的空间,关闭活塞4使三不通,再转动活塞3使与大气不通。打开活塞4,再转动活塞2让量气管液面下降10~15ml之间(相当活塞2与3之间的空间体积),关闭活塞2。
提升下口瓶III并转动活塞3使量气管与大气相通,此时管内液面上升,让其充满量气管整个内空间后,关闭活塞3使与大气不通,再打开活塞2,用量气管从贮气袋或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宜黄县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申请表.doc
- 宝中附小物品采购及工程招标规则.doc
- 宝兴县震损林地恢复蜂桶寨乡新华村换新天小班、盐井坪村.doc
- 宝华网上招标平台.doc
- 宝塔区民间组织从业人员信息采集表.doc
- 宝士达:UPS日常使用与维护要点.doc
- 宝安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冲刺题(三).doc
- 宝安中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一生物冲刺题(二).doc
- 宝安区2015届高三生物热身卷(三).doc
- 宝安区基本建设.doc
- 2025年智能快递驿站行业政策与市场机遇报告.docx
- 2025年校园安全防范中新能源电动巡逻车采购可行性分析.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智慧旅游区的应用前景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家居报告:人工智能伦理风险的法律责任与用户隐私保护.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与垃圾分类信息化管理结合的可行性研究.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远程医疗诊断中心在基层医疗机构运营管理中的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智慧社区:老年活动广场智能化升级研究.docx
- 2025年智能社区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市场应用前景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智能垃圾分类智慧监管平台在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理中的智能化改造路径.docx
- 2025年本土半导体材料产业链国产化战略布局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