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水利工程测量--距离测量【荐】.ppt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4水利工程测量--距离测量【荐】.ppt

本章要点: (1)直线定线概念以及定线方法 (2)钢尺一般量距及精密量距 (3)视距测量原理与方法 (4)直线定向概念,直线方向表示法 (5)直线定向方法 距离测量:确定两点间的距离。 方法:钢尺量距,视距测量和电磁波测距和GPS测量等。 钢尺量距的目的:丈量两点间的水平距离 钢尺量距所用设备 (1)钢尺:一般长度20M、30M、50M (2)测钎、标杆(拉力器、温度计) 钢尺量距的一般步骤:直线定线?直线量距 4.1.1 直线定线 1. 直线定线:待测距离大于钢尺的长度或地面起伏较大,需要分段丈量。在待测的两点直线上,设立一些标志标明两点间的直线位置,作为分段丈量的根据。 2. 定线方法:一般量距用目估,精密测距用经纬仪定线。 3. 不同地形条件的直线定线方法 (1)两点间可通视:三点成一线确定两个端点间的标志点。 (2)对于两点间不能直接标定出直线的情况 采用逐次趋近的方法定线 4.1.2 直线延长线定线 (1)可通视情况:经纬仪正倒镜定点取平均值。 (2)有障碍情况:引入适当几何图形来辅助确定方向点:等边三角形、正方形或长方形等 4.1.3 直线一般丈量法 (1)适用条件:平坦地段、可沿地面直接丈量;精度要求不高。 (2)丈量方法: 1)平地丈量法:用测钎标志尺端位置,用整尺段丈量。在末尺段用零尺段丈量。设钢尺长度为l,末尺段的长度为q,并且共丈量了n个整尺段,则丈量的总长度为 2)坡地丈量法: 地面倾斜变化不大,采用平量法。地面倾斜变化大,采用斜量法。 4.1.4 直线精密丈量 1. 直线精密丈量:使用经过标准检验过的钢尺进行距离丈量,并对丈量结果作一系列改正的距离丈量方法。 2. 丈量步骤: (1)室内检验钢尺(标准温度标准拉力) 在室内标准温度标准拉力条件下检验钢尺的实际长度l′=l0 + △l + a l0 (t-t0) (2)标定直线(定线) 清理并整平场地后,用经纬仪定线,打上木桩作标记。 (3)现场丈量 1)测桩顶高差:用水准仪对相邻桩顶进行高差观测作为分段倾斜改正的依据 2)距离丈量: (a)控制拉力,前后同时读数 (b)改变钢尺始端读数(几厘 米),观测3次(每两次尺段长之间的较差不能超过3mm),取三次平均值作为该尺段长。 3)记录现场温度:读到0.5oC。 4)往返丈量 (4)成果整理 ???1)尺长改正: 2)温度改正: 3)倾斜改正: 4)尺段端水平距离: 5)总距离: 6)精度评定: 4.1.5 距离丈量的误差来源 视距测量:利用视距装置与视距尺,一次照准目标可同时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高差的方法。 精度:一般 1/200~1/300 最高 1/2000 用途:碎部测量或较低级 的控制测量的水平距离 和高程的测定。 4.2.1 视线水平时高差和水平距离计算 1. 基本原理 待测水平距离(仪器中心到视距尺的距离) 待测两点的高差 4.2.3 视线倾斜的水平距离和高差计算 水平距离 高差公式 H= (Klsin2α)/2+i-v =Dtanα+i-v 视距测量要注意的两个问题: (1)量仪器高; (2)保证仪器 视距丝在视距尺范围内 1. 利用电磁波反射原理进行测距的方法(EDM) (1)光电测距----光电测距仪(常用方法) (2)微波测距----微波测距仪 2. 光电测距原理 (1)脉冲法: 脉冲法特点:时间测定精度较低,导致距离测定结果误差较大。精度仅达到米级。 (2)相位法:观测光的双程路程的相位变化 Ls为光波的半波长,Δφ为测得的相位差。 观测精度与波长的大小有关,波长越短误差越小。采用组合波长法来观测,用长波长观测大距离,用短波长观测短距离。最高精度可达厘米级。 3. 光电测距的测程划分 短程(3km) 中程(3~15km) 长程(15km以上) (DCH-3型最大3km) 2 )气象改正 气温t,气压p 气象改正系数A △Dn = A S 3 )水平距离的计算 改正后的斜距:Sa = S + △DK + △Dn

文档评论(0)

cns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