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高考].docVIP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步步高】2015高三语文总复习(湖南专用)【配套教案】古诗鉴赏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高考].doc

考点综合提升练(一) 分题材突破训练 一、山水田园诗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 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本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角度一)采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诗中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不知”等词句,生动地描写了柳絮漫天、轻狂得意的形象。(角度二)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全诗以春天的“柳”比喻得势便猖狂的小人,以“东风”比喻小人的后台主子,以“清霜”比喻遏制小人的正义的力量,形象鲜明。 (角度三)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诗歌借对柳的嘲弄,警告那些奸佞专权、得志一时的小人,他们终究逃不出历史的惩罚,必将得到可耻的下场。 如答案不在以上角度内,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能力。本诗是一首咏物诗,从题目即可看出,这类诗的最大特点是托物言志,因此可从这里入手,分析其所借之物以及所言之志。诗中使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因此可从修辞的角度鉴赏,关键是要把每种手法的具体使用情况及其表达效果分析出来,才符合鉴赏的要求。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其三)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开头两句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是如何理解最后一句中诗人之“愿”的内涵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点明诗题“归园田居”,表达诗人心忧田亩的心情,引出下面诗人劳作田间的描写和感慨。 (2)希望豆苗能够茁壮生长,自己的劳动能够有所收获;希望自己在污浊社会中能够洁身自好,自耕自食。 二、边塞军旅诗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二) (唐)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曲送元美 (明)李攀龙 白羽如霜出塞寒,胡烽不断接长安。 城头一片西山月,多少征人马上看。 (1)从题材来看,这两首诗都属于__________诗;两首诗都以意象________来表情达意。 答案 边塞 月 (2)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各自在抒情方式上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王昌龄的诗以直接抒情为主,前三句就乐声抒情,写出了“别情”“边愁”的深重;末句以景结情,融情入景,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李攀龙的诗间接抒情,融情于叙,诗人用征人马上看月的情景表达出将士们对家乡的无限眷恋之情,以及大丈夫上战场万死不辞的信念和决心。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塞下曲 李 白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①。 将军分虎竹②,战士卧龙沙。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注  ①汉家:唐代诗人常常借汉喻唐。②虎竹:古代授予将帅兵权,以兵符为凭信。兵符有铜虎符和竹使符,就是诗中所说的“虎竹”。 (1)请赏析颈联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尾联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边月”“胡霜”“弓”和“剑”,这些实景、实物,交代了时令(秋天月夜)、地点(边塞)、人物(戎装的战士);用“随”和“拂”把景物连结起来,又逼真地表现了在边地凄清寒冷的环境中行军的情状;以“月”和“弓”、“霜”和“剑”互为比喻,增添了诗的意趣。 (2)赞叹为国杀敌的积极精神以及对将士妻子的劝慰之情。 三、怀古咏史诗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漫嗟[注]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注 漫嗟:空叹。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