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分册复习.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二三分册复习.doc

二三分册复习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专家提出:“中华帝国中央集权及其官僚机构,从秦汉历经隋唐,至宋元而及于明清,几乎系于一根脉络,它是破除了先秦封建制而建立起来的” (1)“先秦封建制”指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2)请简述秦朝政治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 (3)汉承秦制但又进一步加强了集权措施,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 (4)隋唐时期中央政府机构有什么改革?其用意何在? (5)元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发生了怎样的变革?其意义何在? (6)明清中央政府机构又有什么重大变革?其结果如何? (7)试概括中华帝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的演变趋势 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 材料一:唐代文化呈现一种兼容的气度。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13次之多;古印度一再遣使唐朝;波斯、大食商人频繁往来于亚欧之间,不少人定居唐朝,其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受到唐政府尊重。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大量运往波斯销售。唐太宗派人到印度学习甘蔗制糖。 材料二:1582——1773 ,来华耶稣会传教士达478 名。其中著名的有1582年来华的意大利人罗名坚,意大利人利玛窦(1583年),德国人汤若望(1622年),比利时人南怀仁(1659年)和1714年来华的意大利人郎世宁。 中国基督教(天主教)徒人数:1589年,80人;1610年,2500人;1617年,13000人。崇祯年间,38000余人。1800年(嘉庆五年),二十多万 。 ——白寿彝 主编:《中国通史》第15卷 材料三:据《清文献通考》统计,康熙朝廷共铸大小铜铁炮900 余门,其中由南怀仁督造的火炮近500 门,直接为平定三藩、收复雅克萨立下功勋。——沈瑞英:《略论明清军事文化发展与西学东渐》 材料四:徐光启等中国学者与多位传教士一起历时五年,完成篇幅浩大的《崇祯历书》。历书对一些欧洲天文史上比较重要的学说,包括哥白尼的学说,作了大量介绍。历书大量引用了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中的章节,还引用了很多图,并且把哥白尼作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个天文学家之一。——江晓原:《徐光启与崇祯历书》 材料五:明末士人朱宗元曾说:“天载之义,格物之书,象数之用,律历之解,莫不穷源探委,我中土之学问不如也”;“自鸣之钟,照远之镜,举重之器,不鼓之乐,莫不精工绝伦,我中土之技巧不如也”。 问题:(1)依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材料一: 慕田峪长城 (1)从图中可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发展的产物。长城见证了不同文明的民族格局,也见证了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史实。请任举3个自秦汉至明清越过长城、进入中原并对中国历史产生过影响的北方少数民族 (3)5世纪时统一北方、并通过改革推动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哪个少数民族?简述其改革措施及影响 (4)有人认为,所谓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的过程。你同意这种观点吗?列举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5)依据史实,概述13世纪后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全国的政权所采取的巩固国家统一措施的共同点。 情景一:主题——康熙帝与中西文化 1674年,康熙命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铸造便于携带的轻巧大炮,他亲临卢沟桥炮场检验,赞扬“西洋炮甚利,且轻便易运。”所造350门炮在平定三藩之乱中大显神威。为嘉奖南怀仁,康熙封他工部侍郎。但是据史料记载,康熙帝的统治政策中也有推崇孔孟之道、程朱理学,重新提倡八股文,允许妇女缠足等内容。 情景二:主题——? 康熙帝在不同时期写的两首诗 问题:(10分) (1)根据情景一,你能从材料中汲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2分) (2)情景二的诗词分别涉及哪些历史事件?(2分) (3)参照情景一主题,为情景二拟定一个主题。(字数不超过10个)(2分) (4)综合情景一、二,从中华民族发展史的角度,对康熙帝的贡献作简要评述。(4分) 六、材料一:19世纪德国学者在《中国亲程旅行记》中,描写了中国经西域到希腊、罗马714年)设市舶使后,市舶使(一般由岭南帅臣兼任)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南海贸易,注重经济效益,为地方和中央开辟了可观的财政来源。另外地方豪族和地方官乃至平民也直接经营海外贸易,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变化。——CCTV《丝绸之路探秘》 材料二:2007年12月22Ⅰ号”在广东阳江海域成功打捞出水。“南海Ⅰ号”在前期考古出水的文物,大多是中国与外国间的贸易货品,其中以瓷器为主,还有金饰、漆器、金属制品等。800年前,瓷器在欧洲被奉为贵族用品,一件中国瓷器运到欧洲往往可以卖到两三百倍的价钱。——2007年12月22日《南方日报》《深圳特区报》资料选编 1757年)清高宗下令关闭江海关、浙海关、闽海关,指定外国商船只能在粤海关——广州一地通商。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制定《防夷五事》规定:“夷商每年五月到十月,才可到广州贸易,过期就要回国或回澳门,不准夷商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