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PM2.5的十二个问答【荐】.pdf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PM2.5的十二个问答【荐】.pdf

关于PM2.5 的十二个问答 1. PM2.5 是什么? 如果是初次接触, PM2.5”这一串字符也许会让你看得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其实它有 一个容易理解的中文名——细颗粒物,是对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的固体颗粒或 液滴的总称。这些颗粒 此细小,肉眼是看不到的,它们可以在空气中漂浮数天。人类纤细 的头发直径大约是70 微米,这就比最大的PM2.5 还大了近三十倍。 PM 是英文particulate matter (颗粒物)的首字母缩 。准确的PM2.5 定义要在 直 径”之前加一个修饰语 空气动力学”,这可不是故作高深。空气中的颗粒物并非是规则的球 形,那怎么定义又怎么测量其直径呢?在实际操作中, 果颗粒物在通过检测仪器时所表现 出的空气动力学特征与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微米且密度为 1 克/立方厘米的球形颗粒一致, 那就称其为PM2.5 。这样的定义也就决定了在测定PM2.5 时,需要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把 PM2.5 与更大的颗粒物分开,而不是用孔径为2.5 微米的滤膜来分离。 知道了PM2.5 的定义,就很容易得出PM10 的定义了——将定义中的2.5 换成10 即可, PM10 也被称为可吸入颗粒物。在PM10 中,直径在2.5 至10 微米之间的颗粒物被称为粗 颗粒物,与细颗粒物相对。 2. PM2.5 来自哪里,都有些什么成分? 虽然自然过程也会产生PM2.5,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人为排放。人类 直接排放PM2.5, 也排放某些气体污染物,在空气中转变成PM2.5 。直接排放主要来自燃烧过程,比 化石燃 料 (煤、汽油、柴油)的燃烧、生物质 (秸秆、木柴)的燃烧、垃圾焚烧。在空气中转化成 PM2.5 的气体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气、挥发性有机物。其它的人为来源包 括:道路扬尘、建筑施工扬尘、工业粉尘、厨房烟气。自然来源则包括:风扬尘土、火山灰、 森林火灾、漂浮的海盐、花粉、真菌孢子、细菌。 PM2.5 的来源复杂,成分自然也很复杂。主要成分是元素碳、有机碳化合物、硫酸盐、 硝酸盐、铵盐。其它的常见的成分包括各种金属元素, 有钠、镁、钙、铝、铁等地壳中含 量丰富的元素,也有铅、锌、砷、镉、铜等主要源自人类污染的重金属元素。 2000 年有研究人员测定了北京的PM2.5 来源:尘土占20%;由气态污染物转化而来 的硫酸盐、硝酸盐、氨盐各占17%、10%、6%;烧煤产生7%;使用柴油、汽油而排放 的废气贡献7%;农作物等生物质贡献6%;植物碎屑贡献 1%。有趣的是,吸烟也贡献了 [1] 1%,不过这只是个粗略的科学估算,并不一定准确 。该研究中也测定了北京PM2.5 的成 分:含碳的颗粒物,硫酸根,硝酸根,铵根加在一起占了重量了69% 。类似地,1999 年 [2] 测定的上海PM2.5 中有41.6%是硫酸铵、硝酸铵,41.4%是含碳的物质 。 3. PM2.5 对健康有什么危害? PM2.5 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包括呼吸道受刺激、咳嗽、呼吸困难、 降低肺功能、加重哮喘、导致慢性支气管炎、心律失常、非致命性的心脏病、心肺病患者的 [3] 过早死 。老人、小孩以及心肺疾病患者是PM2.5 污染的敏感人群。 果空气中PM2.5 的浓度长期高于10 微克/立方米,死亡风险就开始上升。浓度每增 加 10 微克/立方米,总的死亡风险就上升4%,得心肺疾病的死亡风险上升6%,得肺癌 的死亡风险上升8%[4-5] 。 PM2.5 的危害固然不可忽视,但仍不可与吸烟相比。对于烟民而言,千万不要有 反正 空气污染,抽不抽烟一个样”的心理。吸烟可使男性得肺癌死亡的风险上升22 倍 (也就是 上升2200%),女性的风险上升 12 倍(1200%);使中年人得心脏病死亡的风险上升2 [6] 倍(200%) 。 从全社会的角度出发,降低PM2.5 这些看似不大的风险, 益却是很大的。美国环保局 在2003 年做了一个估算: 如果PM2.5 达标,全美国每年可以避免数万人早死、数万人上 医院就诊、上百万次的误工、上百万儿童得呼吸系统疾病”[7] 。相比当前的中国,美国当时

文档评论(0)

aid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