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的诠释学转向(二之一).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海德格的诠释学转向(二之一).doc

海德格的詮釋學轉向 概述 -海德格的全名為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 -依伽達瑪,施萊爾馬赫、狄爾泰等人的詮釋學可稱為古典詮釋學,∵只論及詮釋學的方法論或知識論意義。但在二十世紀時候,詮釋學經歷了一次根本性的轉向──本體論的轉向,從而擴大和深化了詮釋學的發展。而這個轉向的發動者就是海德格。 -主要著作有: 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 1927) 康德和形而上學問題(Kant and the Problem of Metaphysics, 1929) 形上學導論(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 1935) 對哲學的貢獻(Contributions to Philosophy, 1936-8) 關於科技的問題(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1949) 理性的原則(The Principle of Reason, 1955-56) 思考的展示(Discourse On Thinking, 1959) 通向語言的道路(On the Way To Language, 1959) a being)入手來討論。 -海氏以為傳統哲學家討論本體論時,實際上講的只是某種完全確定了的東西,即存在者,而不是存在本身。 -海氏自己的哲學所要探討的,就是這個最基本的問題,∴他把自己的哲學稱為「基本本體論」(德文Fundamentalontologie,英文fundamental ontology)。 -傳統本體論之以在存在問題上一籌莫展,主要是把存在與存在者混淆了。兩者的主要區別如下: /存在者: -一切確定的存在物,無論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 -可作為我們的一個對象來研究;存在者的意義可以被發現的方式展示出來。 \存在: -不能把它歸結為任何現成的、確定的東西。 -不可作為我們的一個對象來研究;存在的意義必須以自身的方式展示出來。 -它是不可定義的,∴海氏從未明確地對存在作過定義。 -存在與存在者的關係: /一方面-存在就是存在本身,它不是一種實在,存在者的存在不是實體本身。 \另一方面-存在雖不能歸結為某一種存在者,但它不能離開存在者而存在,i.e.是使存在者得以可能的條件和基礎。 此在是存在意義的詢問者 -存在的問題的提出,意味著提出這問題的存在者關心自己的存在。 →現成的存在者死板混沌地存在著;∴只有人才關心自己的存在。 -人與現成的存在者不同,他是尚待規定的存在者,他本身即是可能性,i.e.他自己能決定自己存在的方式,提出存在的意義問題。 ∴追問存在的意義,必須分析人這個存在者開始。 -海氏是在非常與眾不同的意義上來談論人這個存在者。他反對西方傳統的對人的存在的一切說法,無論是把人看作是「理性的生物」,還是一個思辯的主體。 -海氏是就存在的意義上來談論人這個存在者。他把他稱為「此在」(德文Dasein,英文可直譯為there-being)或存在(德文Existenz,英文existence),以有別於一切傳統關於人的定義。 -海氏上述二用語(此在及存在),說明其是在「存在」這層次上,或者說是從他的基本本體論的角度來談論人的。 -此在的意義在於它並非現成的實體,而是同在的本體的關係。 -存在的意義只有通過此在詢問才得以展示出來,而詢本身就是存在者的存在的方式。 -此在的最基本的存在狀態是人生在世。海氏說此在的其它狀態和性質「都必須先天地根基於我們稱之為在世中存在的狀態之上才得以見出並得以理解。」 -但海氏講的此在的存在狀態並非指此在在實際生活中的具體存在狀況,而是從根本上構成此在之在的東西,是指此在的各種可能性的結構間的聯繫。這是先天的、先驗的可能性。 ∴海氏的這個「世」(世界),完全不是指一切現實存在的總和,不是一空間的範圍, i.e.並不是人們通常理解的現實物質世界。 -此「世界」是存在的敝開狀態。作為可能性的存在的人,同世界不可分離。 →人不只是一個與世界相對的主體,世界也不是相對於主體的客體。 詮釋學的現象學 -依海氏,存在的意義問題是哲學的基本問題,此問題的詢問者和入手處是此在,而研究此問題的方法,在海氏看來則是現象學。 -現象學(德文Ph?nomenologie,英文phenomenology)一詞起源於沃爾夫,後來黑格爾也寫成《精神現象學》一書;但此詞的現代意義則始於胡塞爾(Husserl)。 -海氏沿用了此術語來指他的方法論,但其理解則與胡氏有所不同。 -海氏所用的現象學是指一種本體論意義的方法論,而不是認識論意義的方法論。 現象(德文Ph?nomen,英文phenomenon) -此詞是從希臘文的phainomenon派生出來,而它又是來自動詞phainesthai,意思是「顯示自己」。∴phainomenon

文档评论(0)

gshbz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