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市海圣生物有限公司.doc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舟山市海圣生物有限公司.doc

舟山市海圣生物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 浙江省工业环保设计研究院 二〇一三年十月 目 录 1总论 1 1.1 项目由来 1 1.2 编制依据 2 1.3 环境功能区划 3 1.4评价标准 4 1.5 评价因子的确定 5 1.6 周围环境敏感点 6 2 项目周围环境概况 7 2.1 自然环境 7 2.2 社会经济状况 10 2.3 区域现状和用地规划 11 3 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要回顾 13 3.1 项目原况 13 3.2 项目原污染源强 15 3.3 项目原拟采取的环保措施 17 4 项目工程概况及污染源强复核 21 4.1项目变更概况 21 4.2项目生产工艺 22 4.3 项目生产能力可达性分析 23 4.4项目污染源强复核 25 5 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 30 5.1水环境影响后评价 30 5.2大气环境影响后评价 32 5.3声环境影响后评价 35 5.4 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后评价 35 6 项目环保措施评价及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36 6.1 项目环保措施评估 36 6.2环境保护补救措施 38 7 环境风险评价 41 7.1项目潜在事故风险分析 41 7.2 风险事故的防范措施 42 7.3 应急措施 45 8 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 48 8.1 清洁生产思路 48 8.2 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分析 48 8.3 清洁生产潜力与措施分析 49 8.4 总量控制 51 9 环保审批原则符合性分析 53 9.1规划符合性分析 53 9.2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53 9.3清洁生产原则符合性分析 53 9.4污染物总量控制原则符合性分析 54 9.5污染物达标排放排放符合性分析 54 9.6维持环境质量原则分析 54 9.7经济发展有利原则分析 54 9.8 环境风险可接受性原则分析 55 10 结论与建议 56 10.1 主要环评结论 56 10.2 建议 59 10.3 后环评总结论 59 1总论 1.1 项目由来 舟山市海圣生物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甲壳素及其制品的民营企业,位于普陀区展茅工业区块B区,主要以甲壳素生产加工为主。利用蟹壳、虾壳生产甲壳素是一种废物再利用行为,具有较高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企业总占地面积20604.23平方米,总投资达到2420万元,在舟山地区属于较大的民营企业。根据其环评报告批复(普环发(2006)28号),该企业生产规模为氨基葡萄糖盐酸盐300 t/a、虾脑膏600 t/a、甲壳素自产400 t/a,外购225 t/a(用于氨糖生产)。2009年,由于公司合并至普陀新兴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将原有的氨基葡萄糖盐酸盐及其衍生物生产线全部搬迁至普陀新兴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只保留甲壳素生产线。2013年,本着公司整合和提升契机,便于远期发展,拟将原普陀新兴医药化工有限公司的400 t/a甲壳素生产线搬迁至舟山海圣生物有限公司生产。与此同时,为了减少环境压力,将该搬迁的400 t/a生产线压缩为300 t/a,也即舟山海圣生物有限公司的年产甲壳素量由原来的400 t/a扩大至700 t/a,所生产的甲壳素全部运至普陀新兴医药化工有限公司作为生产氨基葡萄糖盐酸盐的上游原料。 根据环评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产生不符合经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情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织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并报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和建设项目审批部门备案,原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部门也可以责成建设单位进行环境影响的后评价,采取改进措施。为此,舟山海圣生物有限公司委托浙江省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重点实验室开展本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依据国家环保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精神,在实地踏勘和工程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报请审查。 1.2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4.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9.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5.15;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29;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3.1.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8.1.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2.28; (11)《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12.3; (12)《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2006.2.22; (13)《浙江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3.9.1; (14)《浙江省固体废物污染环

文档评论(0)

snj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