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组工干部接地气:竖耳朵 弯下腰 长坚持.docVIP

浙江组工干部接地气:竖耳朵 弯下腰 长坚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组工干部接地气:竖耳朵 弯下腰 长坚持.doc

浙江组工干部接地气:竖耳朵 弯下腰 长坚持 2012年08月16日 08:55:09 来源: 浙江日报 0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纠错】   核心提示:   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领导干部了解民情民意,有了更多的渠道和方式。然而,进村入户的蹲点调研,仍是了解百姓疾苦、增进群众感情的管用办法。在我省各地基层,你总能看见组工干部们下农村、上海岛,访田间、进企业的身影,他们接地气、办实事,拒绝层层陪同,不扰民、不作秀,用脚步丈量民情的作风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群众好评。   今年以来,省委组织部从主要领导到一般干部以基层一线为阵地,没有事先踩点,不搞层层陪同,拒绝迎来送往,直接到农户、企业中,聊家常、谈困难,这些看似不合“常规”的蹲点,受到了群众的由衷好评。   倾听是一种态度,是对基层干部群众最好的尊重,这种态度体现在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求教上,体现在真诚与基层干部交流上。   ——摘自组工干部蹲点感悟   竖耳朵,   收集刺耳大实话   日前,余姚市梁弄镇的乡亲们颇感意外,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蔡奇来到乡村蹲点调研。不事先安排,不打招呼,蔡奇在当地特意挑选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对一般的镇、村蹲点调研。   两天半的时间,蔡奇一行轻车简从,吃住在乡村,马不停蹄地走访梁弄镇的雅贤村、东山村、甘宣村等村。每到一处,蔡奇都实地查看、现场调查,进农家与村民聊家常,与村干部座谈,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出点子。   “村干部见到我们有点紧张,问其原因,答没见过省里来的大官。其实还有一层意思,担心讲不好挨上级批。这说到底是我们的问题,下来少,又不够亲和。”“看到村里有复印机有些惊讶,农村本不该机关化,责任在上头,应减轻基层负担,做到村里不见纸。”……蔡奇把调研心得写在微博上,一句句肺腑之言,一张张农家照片,引来网友的跟帖关注。   “许多事情,坐在办公室里是听不到、看不到的。即便是听到了,也可能是染过色的;即便看到了,也可能不是原生态的。”省委组织部一位干部说。   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的同志跟着文物考古队实地考察,切身感受到考古工作的艰辛和不易,还发现了一群默默无闻、甘于奉献、业务精湛的浙江“考古人”;调研室的同志在蹲点桐乡时,了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组工干部王建勋感慨:“只有把‘不中听’、‘刺耳朵’的大实话收集起来,供领导作参考,工作决策才能更加符合实际,政策制度才能更加务实管用。”   新闻链接:省委组织部机关干部在蹲点调研中,由部领导带队,以处室为单位组成23个调研小组,深入37个基层联系点进行蹲点,走访慰问党员群众259名,访谈基层党员、群众1500多人次。   群众心中有杆秤,党员在群众心目中的分量有多少,关键看能不能坚持为群众办实事,有没有为民办事的真心,能不能找准群众的所想所盼。   ——摘自组工干部蹲点感悟   弯下腰, ??? 解决群众挠头事   “太谢谢你们了,有了这座‘平安桥’,发大水时,村民和娃娃们过河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前段时间,听说省委组织部干部综合处的同志要来,开化县桐村镇王畈村村民们就自发到刚建成的“平安桥”上欢迎他们。   去年蹲点调研时,综合处干部们发现,附近村民出行和学生上学,都要经过一条河,尽管搭有一座小木桥,但稍有雨水,桥就被冲垮。遇到洪水季节,只能绕道王马公路,要多走近4公里路。由于造桥费用较高,修桥工程一直搁置着。组工干部了解这一问题后,积极帮助镇、村向有关部门反映,争取立项并筹措资金,终于让村民期盼已久的“平安桥”开工建设。   在蹲点过程中,组工干部纷纷结合所在镇、村的实际情况,力所能及地帮助基层解决“挠头事”。   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处的同志在蹲点永嘉、文成调研时,发现基层面临党校培训资源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全省领导干部网络培训体系建设方案”,推动学习资源和技术力量向基层倾斜。   在嘉兴南湖区余新镇蹲点调研期间,省委组织部电教中心的同志了解到一些党员群众面临“致富无技术、创业无项目、发展无资金”的困扰,他们向当地有关部门建议,建设远教创业帮扶基地,建立和维护甜瓜种植大棚,免费给困难户轮流使用。如今,这个设想得到有关部门的支持,共同创建了“红船号”党群创业基地,预计5年内,可以帮助100多户家庭脱贫致富。   通过一件件实事的办理、难事的解决,组工干部赢得基层干部群众的信任和认可。正如一位组工干部所说:“我们下基层调研,意见听了,态度也很好,如果基层干部群众反映的问题却迟迟得不到解决,等于是做了无用功,秀了一场。”   新闻链接:省委组织部干部在蹲点调研中,已帮助基层办实事45件,收集涉及组织部门和组织工作的意见、建议39条,每条意见都落实相关处室进行办理。   短短几天的蹲点调研,让我们感觉有些不过瘾。组工干部下基层,要将善于调查研究训练成自己的一种本

文档评论(0)

mwa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