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散文 目的要求: 了解诸子散文的特点。 重点难点: 《论语》《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文学意义 一.先秦诸子散文的概说: 1.“准小说”成分的显现。 2.语言优美、注重修辞、文采飞扬。 3.文化思想的深远影响。 二.先秦诸子散文兴起的原因: 1.文化教育的下移,“士阶层”的兴起。 2.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如战国四君子(齐孟尝、魏信陵、赵平原、秦相吕不韦等) 3.战国时政治的分裂。 三.诸子散文的分期: 1.战国初期:《论语》《老子》《墨子》 2.战国中期:《孟子》《庄子》 3.战国后期:《荀子》《韩非子》 四.《论语》(一).孔子(前1551—前479)生平简介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撰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的南辛镇鲁源村);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葬于曲阜城北泗水之上,即今日孔林所在地。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及先秦和秦汉保存下的《史记·孔子世家》。 (二).思想意义体现: 1.“仁”的思想: 其实质是维护宗法社会中尊卑长幼、贵贱亲疏的等级秩序,它要求在不同的等级的人之间实行有差别的爱,要求每个人以自我克制和礼让的态度调和社会矛盾。 如“仁者爱人”“克已复礼为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注重教育,总结了许多有关教学和学习的经验,如“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因材实教”“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 3.有许多有关文学的论述: 如:“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阳货) (三).艺术特色剖析: 1.言简意赅,颇多富于哲理性和启发性的语句,表现出一种辽徐含蓄,用意深远的风格特点。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 2.能通过简短的对话和行动,显示出人物的性格。 如孔子的形象,子路、颜渊等人的形象。 五、《墨子》 (共53篇) (一).墨翟简介。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名翟(dí),鲁人。墨子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二)思想内涵简介: 1.“兼爱” 2.“非攻” 3.“节葬”“节用” 4.“尚同”“尚贤” 5.还有浓厚的宗教迷信思想。 (三).艺术特色: 1.质朴少文、讲求逻辑、论点明显、论据充分、富有说服力。 《墨子》在论文中注重譬喻、引证、援引、推论等,提出“三表之说”:“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2.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进行说理。如《非攻上》。 六.《孟子》 (一).孟子(约前372—前289)简介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一).老子简析: (二).《道德经》的文化内涵 1.“道”的含义: “道”包括自然规律、物质实体和生活道德,是为应合人生与政治的要求而建立的哲学观点。 2.无为而治的政治观。 3.具有朴素的辩证逻辑观。 “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祸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推重“阴柔”,在人生态度上主张虚静、退让、柔弱。 七、《老子》 老子简介:主要指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另老子一词在口语中有多种用法。 八.庄子 (一).庄周简介: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汉族。名周,字子休(一说子沐),后人称之为“南华真人”,战国时期宋国蒙(今安徽省蒙城县,又说今河南省商丘县东北民权县境内)人。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哲学思想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先秦庄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涵盖着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根本精神还是归依于老子的哲学。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为“老庄哲学”。 (二).庄子思想论析: 1.庄子探求在黑暗沉重的社会中,个人如何实现自我解脱和自我保全的方法。 他认为一切人为的制度和文化措施都是违背人的天性的,最理想的社会就是回到原始社会的初民阶段,一切都处在混沌状态。 2.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批判精神。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