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金属热处理学报(增刊)
——一一 一第七次全国热处理大会专辑
自行车飞硷可控气氛连续式自动生产线
的设计与应用
莫祖鸿李儒冠何明华
(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 重庆400039)
擅薹本文介绍了已投产的自行车飞轮可控气氛连续式自动生产线的设计参数,构造特点,
生产应用的情况及效果.
美-翻可控气氛连续式自动生产线莰讦—应驷
1设计参数
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受上海自行车飞轮厂委托.于1987年设计一台推送式可
控气氛连续式渗碳和碳氮共渗炉自动生产线。该自动线于1994年由厂方自行制造,并于
当年调试完成,投入生产.并一直使用至今。该自动线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设备用途;自行车飞轮零件碳氮共渗及一般零件渗碳;
生产率: 额定310kg/h,最大350kg/h:
料盘尺寸:500×500×45m”,
该自动线按以下热处理技术指标设计:
(1).炉气碳浓度要求范围:0.85~1.1lj6c.控制精度±O.0596c;
(2).c02值精度: ±0.02铂C02;
(3).每盘料硬度均匀度: ≤ilRA3(20牙单级飞轮标准);
(4).零件表面碳浓度:0.8~1.1%,控制精度±0.05%C;
(5).零件热处理标准见表:(20牙单级飞轮标准):
至鲑垒整壹塾鲤些星l婴2壁丞堡廛l丛坠2 画丛熊廛!丛坠2 凰廑l鲤2 垩耍廛l磐2
外套0.40~.50 8l~84 80~83 ≤O.06 ≤0.05
平挡0.35~.45 ≥69 ≥68 ≤O.06 ≤O.05
丝挡 Q:ii=:箜 至盟 至鲤 薹壁:盟 薹璺:堕
注:有效硬化层采用1S02639方{盍测定.
2设计特点
2.1 自动线的工作程序
待处理的工件(自行车飞轮),由机加工车间来。上料后先进行前清洗,去除表面的油
污,灰尘等,经60~80c清水喷淋后,用热风烘干,之后,进入预热室。预热室的工况可
根据生产量的大小情况以及工件及料盘表面的水分确保烘干而调整。工件然后进入主体炉
(连续式碳氮共渗和渗碳炉)完成所需的热处理.再经90~llOC的油淬后,进行后清洗,
清洗后送入回火炉进行低温回火处理。完成此最后~道工序后,进行卸料。
2.2对多种气氛的遁应性
针对我国当时液化石油气气源供应不稳定,氦一甲醇气氛的应用正在起步,有机液滴
注式气氛已在机械工业部第三设计研究院所设计的其它连续炉上应用成功的实际情况,在
这条生产自动线的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对多种气氛的适应性,即气氛制各采用滴注式或氮
一甲醇系统,但留有吸热式气氛进气工艺口及进口管道。
2.3主体炉的结构
主体炉为无马弗贯通式,分四个控制区,即:加热区,渗碳区,扩散区和缓冷区。
各段均设置炉顶循环风扇,在渗碳区和扩散区并附设一定的导流通道,使炉气进行强
制循环,获得较为理想的稳定及气氛均匀的效果。此外,均衡地设置了可不断向炉内补充
气体介质或有机滴注液的孔口通道,并合理地设置了废气排出口。
加热元件采用大截面电阻板,低压(36伏)供电.电阻板材料选用掺有特殊成份的铁铬
铝材,使用寿命更长。炉壁采用复合材料、组合式结构。高性能的炉内耐热钢导轨,料盘
及其它炉内运动部件.保证了炉内工件在工作温度下运行的可靠性。
由于该自动线生产量较大(最大生产率为350kg/h),炉膛尺寸相应较大,同时,运行
节拍较快(19min/盘),炉门开闭频繁,所以,为了适应各种气氛的控制精度的需要,必
须确保主体炉的密封性。因此,在设计中按主体炉在连续通氮或压缩空气F炉压能维持
28-30毫米水柱考虑。
2.4自动线的控制系统
本控制系统采用集散控制方式。由工业控制计算机作为上位机,对主体炉的温度进行
集中控制,并对全线的运行工况和故障进行集中管理和显示。由可编程控制器(PLC)作为
下位机,对全线的动作进行集中顺序控制。整个系统设置了自动运行,自动一次运行,手
动三种工作状态,同时具有完善的显示报警功能,操作简单,控制准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