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乙偶姻代谢.doc
细菌中乙偶姻代谢相关研究
第一章 前 言
1.1 乙偶姻的基本性质及其应用
1.1.1 乙偶姻的性质
乙偶姻(acetoin)即3-羟基丁酮,分子量88.12,有两种手性异构体。乙偶姻单体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奶油香气,两分子乙偶姻易聚合成二聚体,二聚体为白色结晶粉末,熔点15℃,沸点148℃,能自燃,易溶于水,溶于乙醇、丙二醇,微溶于乙醚,在植物油中几乎不溶。自然地存在于玉米、葡萄酒、蜂蜜、可可、黄油、咖啡、草莓和醋栗等物质中,由于其具有特有的奶油香味,因此多用于奶油、干酪、咖啡、坚果的香味增强剂,同时也可用于配制奶油、乳品、酸乳和草莓型香精等,啤酒风味、奶酪香味均与乙偶姻有关。由于其具有特有的奶油香味,乙偶姻在食品、香料以及化妆品等行业都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
1.1.2 乙偶姻的应用
(1) 在食品中的应用:乙偶姻是国际上常用的香料品种。主要用作奶油、乳品、酸乳和草莓型等香料的生产,80%含量的乙偶姻俗称“醋嗡”,是酒类调香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品种;
(2) 在制药行业的应用:可用来生产医药中间体,较大程度地提高药效,减轻药物的副作用;
(3) 在烟草行业的应用:乙偶姻、1-戊烯-3-醇、1-戊醇等成分具有典型的香气特征,对烟叶香气具有良好的影响,是特香型烤烟品种中特殊香气风格的主要物质基础;
(4) 在化工行业的应用:乙偶姻可以用做含氯聚合物的稳定剂,石油行业的起泡剂,而乙偶姻与脂肪二元羧酸形成的酯可以用做防冻剂和增塑剂。乙偶姻还可以作为一种新兴的平台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其他行业,2004年美国能源部将其列为30种优先开发利用的平台化合物之一[1]。
1.2 乙偶姻的生产
1.2.1 丁二酮部分加氢还原生产乙偶姻
目前国内外研究及应用较多的乙偶姻生产方法是2,3-丁二酮部分加氢还原的方法[2],反应原理如图:
该方法主要是以 2,3-丁二酮为原料通过添加不同的催化剂、还原剂来加氢还原得到乙偶姻。张小舟[3]等人对以 2,3-丁二酮为原料的乙偶姻化学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以锌为还原剂,探索了该还原反应的规律。而 Martin Studer 等则应用改性的铂作为催化剂对2,3-丁二酮进行选择性的加氢还原,得到具有一定旋光度的乙偶姻。
1.2.2 2,3-丁二醇选择性氧化法生产乙偶姻
人们对于2,3-丁二醇选择性氧化法生产乙偶姻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空气氧化法和电化学氧化法。空气氧化法即在装填铜刨花的反应器中,将2,3-丁二醇与空气加热至315oC后通过管式反应器,通过被空气氧化得到乙偶姻。电化学氧化法即通过电解,使2,3-丁二醇失去H质子后变成负离子,向正极迁移从而发生氧化反应。电化学氧化法只需使反应温度维持在40oC,电池电压为0.8V即可实现反应。
上述两种化学法都存在产品收率低,较难实现产业化,环境污染严重等缺点,最严重的是上述两种方法的原料来源(2,3-丁二醇和丁二酮)均来自石油,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两种原料的成本将越来越高,必将增加乙偶姻的生产成本,更加不能满足人们对乙偶姻的消费需求,因此迫切需要一条可持续的乙偶姻生产工艺。
1.2.3 生物法生产乙偶姻
基于上述两种化学法合成乙偶姻工艺路线的缺点以及人们对产品质量的担忧,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在用生物合成法来替代化学合成法,以期减轻环境资源压力,提高产品质量。
酶转化法生产乙偶姻
Hummel[4]等通过分离纯化乳酸菌或酵母菌中的丁二酮还原酶,以NADPH为辅酶,在pH5.0,70oC下用该还原酶催化丁二酮的还原,得到乙偶姻。该方法产率最高可达到100%,且没有其他副产物。De Faveri[5]等开发了一种附有醇脱氢酶活力的膜反应器,采用汉氏醋杆菌(Acetobacter hansenii) MIM2000/5全细胞催化2,3-丁二醇合成乙偶姻,考虑各种因素,在最适条件下2,3-丁二醇转化为乙偶姻的最大摩尔转化率达71.6%。酶转化法与化学合成法相比,酶法产物得率高,没有其他副产物,但要获得大量特异性的酶比较困难,并且原料与化学法相同,都为丁二酮或2,3-丁二醇,存在同样的原料限制,因此酶法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乙偶姻的生产现状。
发酵法生产乙偶姻
自然界中某些细菌具有产乙偶姻的能力,能以糖质为原料进行发酵生产,但通常乙偶姻是作为丁二酮和2,3-丁二醇的副产物,产量较少。因此从自然界中筛选分离到能够高产乙偶姻的菌株是提高发酵法生产乙偶姻转化率的一个重要环节。赵祥颖等[6, 7]选育获得了一株高产乙偶姻的枯草芽孢杆菌SFA-H31 (CGMCC 1869),可有效地转化葡萄糖生成乙偶姻,转化率高达48.26%,接近理论转化率(48.9%)[8],且该菌不产丁二酮和2,3-丁二醇,是一株极具研究价值的乙偶姻生产菌株。此外Xu[9]等也分离纯化出一株短小芽孢杆菌XH195(DS
文档评论(0)